國外企業可以從原料血漿提煉出20種血液製品,而中國最多只能提煉出十一二種。血液製品從採集血漿開始,到製成血液製品並最終用於患者,至少要經過4個環節質量把控。以下對血製品行業競爭分析。
2019年上半年,從血製品主要企業業績來看,華蘭生物則排位較前,上海萊士也表現不俗。血製品行業分析指出,從營業收入以及淨利潤數據看,表現雙佳的企業有天壇生物、華蘭生物以及上海萊士。
2019年H1中國血製品企業業績對比
血製品行業競爭性較低,各家資產負債表結構基本一致。債務風險主要來自併購,炒股爆倉的上海萊士近期又拋出了390億海外資產併購方案,之前一路併購產生了57億商譽,僅第三年業績就出現了大幅下滑,不免讓人對其經營管理能力產生質疑。現從兩大方面來分析血製品行業競爭。
漿站擁有量:血製品行業競爭分析,目前上海萊士是國內漿站數量最多的血液製品企業,共有33家漿站(2016年采漿量約900噸,下同);天壇生物現有18家漿站(683噸),但是天壇生物和中生股份重組完成後,綜合上海所、武漢所、蘭州所和貴州中泰將擁有45家漿站;華蘭生物擁有23家漿站(>1000噸),泰邦生物擁有14家(約1100噸),博雅生物擁有10家漿站(約260噸,待注入丹霞生物後將有35家漿站),ST生化擁有8家漿站,博暉創新9家漿站(廣東衛倫6+河北大安3,約160噸),衛光生物有7家(319噸),人福醫藥擁有4家漿站(中原瑞德,以近24億元出售80%給貝林,退出血液製品業務)。剔除人福醫藥退出血液製品行業,上市公司合計擁有漿站174家(包括待注入漿站),占全國漿站總數的77%。
血漿綜合利用率:血製品行業競爭分析,目前,國外血液製品企業可分離生產20種以上的血漿組合產品,而國內目前僅可以提取11種。上海萊士和華蘭生物能夠提從血液中提取出11個品種,天壇生物能夠提取出8個品種,博雅生物7種,ST生化6種,各公司提取的品種主要都基本集中在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類品種。
多年來血液製品行業發展主要限制因素是原料血漿供應不足,以及價格的非市場化管制。血製品行業競爭分析,隨著政府限價的取消和漿站獲批速度顯著加快,行業量價限制因素將逐步解除,量價齊升的行業發展狀態已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