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用藥 內容詳情
眼科用藥行業政策
 眼科用藥 2019-11-05 13:39:18

  2018年我國眼科藥物行業市場規模約178.9億元,同比2017年的168億元增長了6.49%。隨著國人對眼部健康的重視程度逐漸增加和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國眼科用藥行業未來發展潛力巨大。以下對眼科用藥行業政策分析。

  我國眼科藥物市場主要包括抗疲勞乾澀用藥、抗感染用藥、白內障藥物、青光眼用藥、抗炎藥、抗過敏藥、散瞳藥、表面麻醉劑等類別。眼科用藥行業分析指出,其中抗感染用藥是我國眼科用藥領域最大的細分品種,市場份額占比為26.14%;抗疲勞乾眼用藥市場份額為22.02%;白內障用藥市場份額為16.50%。

  2018年我國眼科用藥細分市場結構

眼科用藥行業政策

  眼科用藥主要分為抗眼部細菌感染藥、抗眼部病毒感染藥、降低眼壓藥、散瞳藥、眼用局部麻醉藥等幾大類。而由於眼部結構的特殊性,全身性給藥不能及時有效地到達眼部病灶部門,僅僅在感染比較嚴重的時候使用全身性用藥,所以眼科用藥劑型比較特殊,主要有滴眼劑、眼膏劑、注射劑、凝膠劑、眼腔塗抹用藥等。現從三大標準來分析眼科用藥行業政策。

  醫藥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質量等切身利益密切相關,得到國家產業政策的有力支持。眼科用藥行業政策分析,國家發改委出台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將醫藥行業列為鼓勵類發展行業,尤其是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藥開發和生產、新型藥物製劑技術開發與應用等。2012年1月1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醫藥工業「十三五」發展規劃》。規劃指出,「十三五」期間,我國醫藥行業的發展目標為總產值年均增長20%,工業增加值率較「十三五」末提高2個百分點。大幅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將成為醫藥工業「十三五」發展目標的一大重點。規劃還指出,「十三五」需抓住國內外醫藥需求快速增長和全球市場結構調整的重大機遇,落實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總體要求,大力發展生物技術藥物、化學藥新品種、現代中藥、先進醫療器械、新型藥用輔料包裝材料和製藥設備,加快推進各領域新技術的開發和應用,促進醫藥工業轉型升級和快速發展。

  我國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總體目標是建立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長遠目標是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十三五」期間要實現城鄉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全覆蓋,提高並穩定城鄉三項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政策範圍內的醫保基金支付水平提高到70%以上。眼科用藥行業政策分析,我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繼續深化,將進一步推進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並建立和完善政府衛生投入機制,居民個人的基本醫療衛生費用負擔將得到有效減輕,醫保水平的提高和就醫環境的改善將進一步帶動醫藥消費。

  吸引越來越多的國外藥品參與國內市場的競爭,跨國醫藥企業對中國投資進一步加大。此外,隨著許多跨國醫藥企業在指出,中國從1999年進入了老齡社會,是較早進入老齡社會的發展中國家之一。中國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占全球老年人口總量的五分之一。眼科用藥行業政策分析,從2001~2020年是快速老齡化階段,這一階段,中國平均每年將增加596萬老年人口,年均增長速度達3.28%,大大超過總人口年均0.66%的增長速度,人口老齡化進程明顯加快,到2020年,老年人口將達到2.48億。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白內障、老視(即「老花眼」)、青光眼、老年性黃斑變性、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等眼科疾病的發病率日趨增加,眼科藥物具有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眼科用藥行業政策分析,隨著老齡化的加劇,過度用眼的現狀,醫改的深入,眼科藥物市場將呈現「小領域,大發展」的趨勢。國內眼科用藥規模相對較小,用藥領域的構成與國際市場也有顯著差別,未來上升空間可期。無論是投資還是企業研究開發的方向上都提供了機會。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眼科用藥相關研究報告
眼科用藥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