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中國醫師協會兒科醫師分會聯合發布的《中國兒科資源現狀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按照2020年每千名兒童兒科執業(助理)醫師數要達到0.69名的目標,我國兒科醫生數量目前缺口86042名。」以下是我國兒科醫生髮展現狀分析:
數據顯示,我國0-14歲兒童總人數約2.3億,占全國總人口數的18%。醫療機構兒科執業(助理)醫師數約為11.8萬人,每千名0-14歲兒童兒科執業(助理)醫師數為0.53人,也就是說,目前平均1800多個兒童有一個兒科醫生。
而隨著 「全面兩孩」政策的落地,兒科醫療保健的「供需矛盾」正逐漸凸顯。數據調查我國每千名0-14歲兒童兒科執業(助理)醫師數為0.53人,低於世界主要已開發國家,兒科執業(助理)醫師存在較大缺口。
兒科醫生髮展現狀顯示,事實上,兒科醫療資源匱乏在中國是一個由來已久的問題。據調查,2008年中國有68家兒童專科醫院,僅占全國醫療機構的0.42%。其中,專職和兼職的小兒外科醫師僅4000餘人。截止到2016年2月,我國共有兒童醫院99所,但兒童醫療資源整體匱乏的現狀並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觀。
並且,我國的兒科資源建設與已開發國家存在一定差距。據悉,美國、加拿大、日本三國每千名人口兒科醫生數量為0.85-1.3人,比如美國兒科醫生比例達到1.6/1000,我國的兒科資源與兒童醫療衛生服務需求存在巨大差距,特別是實行「全面兩孩」政策後,兒科醫療保健需求將更為迫切。
據兒科內部人士透露,兒科具有職業風險高、醫患矛盾多、工作負荷重、時間長、薪酬待遇低等特點,長期以來兒科醫療服務價格和薪酬待遇與其職業特點不相符,兒科人員流失嚴重。據統計,醫療機構兒科執業(助理)醫師日均承擔的門診人次數約為17人次,是醫療機構其他執業(助理)醫師工作量的2.4倍;年均承擔的出院人次數近200人次,是其他執業(助理)醫師的2.6倍。
白皮書顯示,兒科醫師以小於35歲的從業人員為主,本科學歷居多。2011年~2014年,中國兒科醫師流失人數為14310人,占比為10.7%。其中,35歲以下醫師流失率為14.6%,35歲~45歲醫師流失率為11%,45歲~60歲醫師流失率為6.8%。
分析兒科醫生髮展現狀,據業內人士稱,中國兒科醫生短缺存在更為深刻的內因,並不單單只是職業風險問題。
兒科醫生薪酬待遇與其職業特點不符,但工作卻繁重得多。據調查了解,2015年全面取消「以藥補醫」之前,一個體重10公斤孩子的用藥量最多只有一個成年人的四分之一,這意味著,同樣的工作量,兒科醫生的獎金只有其他醫生的二分之一。
此外,兒科醫務人員流失嚴重也是不爭的事實。從2011到2014年,中國兒科醫師流失人數為14310人,總占比已經超過了10%。其中,作為主力軍的35歲以下的醫師流失率為14.6%,為所有年齡段最高。同時,從機構方面對比,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兒科醫生流失率最高,兒童專科醫院則最為穩定。
並且,中國的兒科醫療機構資源也較為匱乏。據調查顯示,我國43.6%的兒科門診量、53.5%的兒科急診量是由綜合性醫院兒科承擔的。在城市(地市級及以上區域),兒童專科醫院、綜合性醫院、基層醫療機構、婦幼保健院、婦幼保健所提供的兒科醫療服務比重分別為0.5%、24.4%、69.3%、4.4%、1.4%;而在農村地區(縣級及以下區域)對應數據分別為0.0%、9.5%、87.2%、2.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