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醫用導管的進口額從2006年的1.69億美元上升到2018年的9.39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27.76%。我國醫用導管的需求來源於國際市場和國內市場。以下對醫用導管行業技術分析。
醫用導管行業技術分析,老年人醫療總費用支出的加大將推動未來10-15年醫療保健產品的需求的不斷增長,全球醫用導管等基礎醫療器械的需求仍將持續增長,醫用導管行業分析預計到2016年,全球醫用導管行業的銷售總額可達321億美元,五年的複合年均增長率達9.17%。
醫用導管行業具有技術工藝水平高、多學科交叉綜合的特點,其技術水平的發展與生物醫學材料技術、臨床醫學技術、表面塗層技術、微創及無創技術、精密自動化製造加工等技術的發展密切相關。現從五大方向來分析醫用導管行業技術。
醫用導管行業技術分析,醫用導管依賴於基礎材料的發展,尤其與生物醫學材料的發展水平緊密相關。生物醫學材料除需要滿足臨床醫學無毒性、不致癌、不導致過敏、不致畸形等基本要求外,還有不引起人體細胞的突發和組織細胞的反應、與人體生物相容性好、化學性質穩定、與天然組織相適應的物理機械特性等多重要求。
醫用導管行業的發展與臨床醫學技術的發展相輔相成,密不可分。醫用導管的發明、創新、改進都源於臨床的需要,醫用導管行業的發展壯大,直接促進了相關臨床醫學的發展、普及和臨床技術的進步。醫用導管行業技術分析,醫用導管在臨床應用中種類越來越多,需求量不斷增加。行業內的先進企業早已開始密切關注臨床醫學技術變化、積極參與臨床學術會議、到終端醫療機構與醫生進行深入交流,以便了解實際臨床使用的需求,將臨床醫學技術更好的應用在產品中,改進產品性能。
隨著技術的逐步穩定,表面塗層技術越來越多的被使用在醫用導管產品的生產中。醫用導管行業技術分析,例如醫用導管在使用抗菌表面塗層技術後,產品在保持原有功能的同時,具有抗感染性能,不僅降低了感染幾率,減少了抗生素的使用,也簡化了治療護理環節;醫用導管在使用生物表面塗層技術後,產品在保持原有功能的同時,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抗凝結性和潤滑特性,有效提升了產品的功能和性能。
微創手術因其切口小、肌體損傷小、術後癒合快的優點而獲得廣泛推廣,從而帶動微創手術類醫用導管的快速發展。除了專門用於微創手術的產品外,其他產品也是沿著微創及無創技術發展的。醫用導管行業技術分析,例如應用於人體自然腔道如呼吸道、尿道治療的醫用導管產品,為防止醫用導管對自然腔道內腔組織和黏膜損傷進而引起組織增生、異化病變等後遺症,醫用導管的設計除了從結構上避免對內腔組織和黏膜損傷外,還要用先進的表面處理技術。上述技術的應用將緩解病人傷痛,降低術後不良反應,加快術後恢復速度。
醫用導管行業技術分析,醫用導管的某些產品結構複雜、需求量大、產品質量一致性要求高,對傳統的注塑、擠出、模具製造工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行業內實力較強的企業已逐漸開發出定製化的精密自動化製造和加工技術替代傳統生產工藝,不僅提高生產效率,同時保證了產品具有更好的質量和穩定性,減少產品使用的風險。
醫用導管行業技術分析,細分到醫用導管市場來看,我國醫用導管的需求來源於國際市場和國內市場,其中,國際市場是我國醫用導管的主要市場,總額預計超過國內市場,國內外人口老齡化、醫保覆蓋率增加等因素帶來的醫療需求增長將推動我國醫用導管市場整體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