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國幼兒數量達到1500萬,人均年消費約為11000元,同比去年增長2.75%,幼兒專科醫院占全國醫療機構的0.38%,兒科床位占全國醫院總床位數的6.4%,以下是幼兒健康行業產業布局分析。
我國幼兒用藥市場規模已超過487億元,2005-2018年的複合增長率約為12%。幼兒健康行業分析指出,未來我國幼兒藥銷售規模還將繼續保持年均兩位數以上的增長速度,預計2019年我國幼兒藥銷售額將達到670億元。
近年來我國人口的年齡分布發生了結構性變化,人口年齡主要分布以20-34歲人口為主,此人群正值婚育最佳年齡。幼兒健康行業產業布局分析概括,從我國新出生人口分布看,今後5年將迎來第四次嬰兒潮,每年新生兒的數量有望提升到1900萬。
我國專業生產幼兒藥品的廠家寥寥無幾。全國6000多個藥廠中,涉及生產幼兒藥品(通用名中明確說明幼兒用藥)的廠家有1000多家,專門生產幼兒用藥的廠家僅10餘家。其中有600多家企業有生產幼兒專用化學藥;另有900多家企業生產兒童專用中成藥。專門生產幼兒用藥的廠家多數為計劃經濟年代就存在的國有控股企業,品種老化,營銷轉型緩慢,品牌意識薄弱。少數其他企業意識到市場機會,開始培育獨立的幼兒藥品牌。幼兒藥品的研發不但需要投入高額的資金,花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還在於研發難度大,缺乏可供查詢的資料。
我國幼兒醫師資源也嚴重缺少。我國共有執業醫師261.6萬,其中僅有3.9%是兒科醫師,約10.2萬。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我國14歲以下兒童有2.2億餘人,平均下來每千名兒童只有0.46名兒科醫師。據相關統計數據,我國兒科醫師的缺口至少有20萬。以北京為例,北京兒童醫院平均每天要接待4,000名患兒,兒科門診卻只有40~50名醫師,也就是說每位醫師一天要接待80~100名兒童,由此可見我國兒科醫生緊缺程度。
未來十年幼兒人口持續增長,二胎政策全面放開添增速,2015年10月29日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二個孩子政策。幼兒健康行業產業布局分析指出,目前幼兒人口數處於低谷向上爬的起步階段,未來10年將持續增長,到2024年,幼兒人口占比有望達到18.3%,約2.65億。
單獨二胎政策的放開使得出生率不再下降,全面二胎政策的實施,新生兒的數量將會再一次大幅增加,疊加第四次嬰兒潮的來臨,將會促使新生兒的數量獲得較大幅度的增加。
幼兒健康是「健康中國」國家戰略實施的基礎,也是個體一生髮展的基礎,促進幼兒健康發展需要家庭、幼兒園、社區、社會組織、政府與市場等多方力量的支持。目前,我國兒童藥市場已初具規模,但面臨品種少、劑型及規格缺乏、不良反應多、用藥信息不全等問題。以上便是幼兒健康行業產業布局分析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