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按照「三桶油」各自運營的管道資產進行評估,新管網公司的估值預計在3000億至5000億元。我國油氣管道建設發展整體滯後於天然氣行業發展速度,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油氣行業的發展。以下對油氣管網行業競爭分析。
隨著我國石油天然氣開採業的發展,國內管道輸油氣里程不斷增長,油氣管網行業分析指出,截至2018年末已經達到了12.23萬公里,同比增長2.51%,其中天然氣輸送管道長度約為7.6萬公里。但是與我國天然氣產量增速和消費量增速對比來看,產量與消費量增速普遍高於管道里程增速,我國油氣管道建設發展整體滯後於天然氣行業發展速度,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油氣行業的發展。
我國有望逐步建成具備可觀測、可控制、可自適應和綜合優化平衡的智慧油氣輸送管網,實現我國第三代油氣管道的大發展。現從兩大方向來分析油氣管網行業競爭。
油氣管網行業競爭從國際上看,油氣管網運行模式有三種。一是以俄羅斯為代表的上中下游業務一體化運營模式;二是以歐盟為代表的上游氣源市場和下游終端銷售市場多家主體自由競爭,中游輸配管網保持自然壟斷,實施第三方氣源無歧視公平接入的「X+1+X」運營模式;三是以美國為代表的上中下游完全自由化運營模式。各國運營模式的選擇均與其管網發展歷史、發展階段、產業規模、競爭特點相適應,均以最有利於發展和國家利益為目的。
油氣管網行業競爭從我國實際看,在與油氣行業特點類似的電力、電信、鐵路三大行業中,既有網銷一體、「全國一張網」的電網運營模式,也有僅提供運輸服務的鐵道網絡運營模式,還有從事通信、鐵塔等基礎設施建設、維護和運營服務的「中國鐵塔」模式。可見,我國油氣管網改革選擇「X+1+X」運營模式,成立國家油氣管網公司是有章可循、有經驗可借鑑的,是在現行政策條件與監管能力下,短時間內破解困擾天然氣行業發展的短板,推動實現「網銷分離」最具操作性的選擇。
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對油氣資源的消費加大,但是我國油氣管道密度相較於歐美國際仍有著較大的增長空間。油氣管網行業競爭分析,在中國天然氣消費快速增長的前提下,中國油氣管道里程增速下滑,管道運輸能力瓶頸一定程度限制了天然氣行業發展,國家推進管網獨立,實現銷售與管輸分開,未來中國油氣管道行業將迎來獨立的加速建設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