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智慧出行細分市場包括共享電單車和電動自行車等,智慧出行是藉助移動網際網路和大數據等技術,把傳統交通工具與物聯網智能化相結合。目前市場發展前景廣闊。以下是2023年智慧出行行業發展趨勢。
由於受疫情應對策略、能源價格波動等影響程度有所不同,全球各地長途出行需求恢復節奏存在顯著差異。多個國家已頒布或正在規劃「新冠退出」策略,以期待恢復疫情前的社會秩序。在已取消出行限制的國家中,長途出行1需求迅速反彈,其中,北美率先恢復。根據智慧出行行業發展趨勢統計,在2022年感恩節期間美國有近5,400萬人乘坐飛機、火車、巴士等長途公交工具,已超越2019年疫情前水平。部分受益於遠程辦公的企業市值大跌,如線上溝通平台Zoom的股價已從最高點下挫超過80%。
智慧出行行業發展趨勢指出,中國基於較為嚴格的疫情管控政策,長途出行需求恢復滯後,但隨著2022年底政府對防疫管制的放鬆,長途出行需求預計在2023年迎來較快復甦。歐洲受地緣衝突、能源危機等多重衝擊,長途出行需求預計將於2026年前後恢復。
受疫情衝擊,消費者愈發依賴線上消費且關注配送時效性,導致城市物流需求體量爆發。然而,日趨零散的配送需求與長久依賴所追求的物流網絡規模化效應相悖,因而物流企業的經營近年來持續受困。我們認為城市物流行業由分散到集中化的趨勢不可避免。
智慧出行行業發展趨勢提到,當前不同相關方均在探索新模式、新技術,如物流商共享設施和貨源、優化路徑算法,市政單位頒布政策引導安全與環保,基建方推出可移動貨物中轉站,車企設計配送專用車型等;然而,這些努力暫未向同一方向產生合力,甚至產生矛盾。羅蘭貝格認為,未來城市物流生態圈內不同玩家將在資產、基建、貨源、信息數據方面實現共享,並獲得政策積極支持,以進一步提升運營效率並降低成本,實現合作共贏。
總體看來,智慧出行仍處於發展初期市場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根據目前市場情況看來長途出行需求也在不斷增長或將成為新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