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IT 資訊詳情
政策利好智慧城市建設 社會治理是重點領域
 智慧城市 2022-11-14 16:02:54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智慧城市的產業結構主要由社會治理、民生服務、政務服務、產業經濟等方面構成。我國多個城市已經啟動智慧城市建設項目了。

  智慧城市是典型由政策驅動的領域。我國智慧城市在2012年正式開始試點工程,2012-2016年處於探索階段,於2014年智慧城市上升為國家戰略。2016年,建設智慧城市正式被確認為國家重點工程,2017年至今,智慧城市發展進入推進階段。

  經濟穩定為建設智慧城市提供良好建設基礎

  在我國城市治理建設在經過概念普及、政策推動、試點示範之後,已經進入爆發式增長階段,智慧城市、信息惠民、寬帶中國等智慧城市相關試點已超過700個,開展新型智慧城市頂層設計的省會城市及計劃單列市、地級市已分別達94%和71%。

  各級政府持續推動智慧城市建設工作,吸引了大量社會資本加速投入,直接拉動智慧城市產業的大規模發展。數據顯示,我國智慧城市市場規模近幾年均保持30%以上增長,2021年市場規模達21.08萬億元,預計2022年其市場規模將達24.3萬億元。

  智慧城市行業具有區域性與季節性

  目前,我國智慧城市的建設以政府主導、企業參與的形式為主,智慧城市行業主要客戶為政府部門、事業單位等,各區域智慧城市的建設情況與當地經濟發展情況、政府財政收入和政府發展規劃直接相關,北京、上海、浙江、江蘇、廣東等經濟發達省份對智慧城市的建設需求和投資明顯多於其他地區,行業具有一定的區域性。

  其次,行業受政府預算體制和採購習慣影響,呈現較明顯的季節性特徵。具體表現為,政府採購項目的立項一般集中於年末或年初,回款時間也多數集中在年末。相對應的,行業內企業的經營活動和財務狀況也受政府活動規律影響呈現出相應規律,一般在年末和年初較為繁忙,其他時間相對穩定。

  以浙江、上海、廣東和四川為代表,各級政府構建城市現代化治理體系,加速推動數位化轉型。可以預見,「十四五」期間,數字經濟將成為推動城市治理高質量發展的主動力,市域治理、數字鄉村、韌性城市建設也將拓展城市治理的內涵和外延。

  目前,我國的每個行業都在推進數位化轉型,智慧城市行業也不例外。智慧城市技術的升級可以為城市在管理中遇到的問題,提出新的有效解決方案,從而把握城市運行情況。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智慧城市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