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製造業智能化的升級改造,我國智能製造業發展趨勢呈現較快的增長。2017年,中國智能製造產業產值規模已達到15000億元,預計到2020年產值規模將超27000億元。以下是對智能製造發展趨勢的分析講解。
基於深度調研和系統研究,我們認為,智能製造的初步體系,在 2020年前後將逐漸顯現出它的「大模樣」,主要特徵可以概括為,數據驅動、軟體定義、平台支撐、服務增值、智能主導。具體到微觀企業實踐中,從產業鏈的視角來看,傳統製造業向智能製造業的轉型升級,已經在很多行業、企業開始迸發和成長。
現在各地為發展智能製造產業,在智能製造鏈條上誕生了大量產業園區。據不完全統計,當前2018年中國智能製造產業園共計537個,中國智能製造企業每年的新增的企業都超過300家,範圍涉及全國27個省市,西部地區智能製造產業園較少,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和中部地區。從結構來看,大數據產業園數量最多超100個,占比20.6%。其次是綜合型產業園區,占比17.8%。由於新材料用用範圍廣泛,園區占比達到17.1%,目前,智能製造產業園面臨缺錢缺人缺產業的問題。
未來,我國智能製造裝備呈現出自動化、集成化、信息化、綠色化的發展趨勢。自動化體現在裝備能根據用戶要求完成製造過程的自動化,並對製造對象和製造環境具有高度適應性,實現製造過程的優化,集成化體現在生產工藝技術、硬體、軟體與應用技術的集成及設備的成套及納米、新能源等跨學科高技術的集成,從而使設備不斷升級。
信息化體現在將傳感技術、計算機技術、軟體技術「嵌入」裝備中,實現裝備的性能提升和「智能」。最後綠色化主要體現在從設計、製造、包裝、運輸、使用到報廢處理的全生命周期中,對環境負面影響極小,使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協調優化。近年來,在新型工業化加速發展的大背景下,我國智能製造業發展趨勢較好,目前,智能製造產業是我國製造業發展的重要領域之一。
智能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富國之基、強國之本。我國經濟社會各領域的發展,要求製造業提供更先進的生產技術水平、高品質的消費產品、自主可控的重大技術裝備。從「製造大國」轉變為「製造強國」,是我國智能製造業發展的戰略選擇。以上便是對智能製造發展趨勢的全部分析講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