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工業化和生產社會化、現代化的重要支柱。關注職業教育的發展,對於社會應用型人才與專業型人才的培養都有著直接的作用。以下是職業教育發展趨勢分析。
職業教育發展趨勢
趨勢一、高等職業教育應重視學生關鍵能力的培養
近年來,在職業教育中發展關鍵能力的問題已引起了世界範圍的關注。英、美、德、加拿大等國都相繼提出要把培養關鍵能力作為今後職業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在國際上,關鍵能力也被稱為核心能力或普通能力。在職教領域,關鍵能力是指對勞動者從事任何一種職業都必不可少的跨職業的基本能力。一個人如果具備了關鍵能力,就容易適應職業變動和勞動變換,適應千變萬化的勞動力市場需求。縱觀中西方職業教育的發展,高職學生的關鍵能力包括:誠信品質、 發展潛力、學習能力、團隊精神、融合程度、創新精神。這些關鍵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比專業技能顯得更為重要,可以使勞動者適應以下三方面的變化:首先是適應工作組織的變化;其次是適應職業結構的變化;最後是適應未來預見到的市場需求的變化。
趨勢二、政策助力提升供給,就業競爭催生需求
職業教育的高速成長取決於供給、需求的雙重推動。從供給端看,政府在政策和資金層面均大力支持職業教育發展。國務院於 2010 年 4 月發布《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提出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並鼓勵職業教育辦學模式改革,強調政府統籌、校企合作、集團化辦學風原則,為後續職業教育政策的推出奠定總體基調。此後國務院、教育部陸續對職業教育發展方向以及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辦學的原則進行了細化和強調,從政策層面為職業教育、尤其是民辦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與政策面支持相配合的是資金面上政府對於職業院校的財政支出不斷增加。自2010年《綱要》發布以來,政府不斷加大教育支出力度,在職業教育領域的投入規模也快速增長。2010年至2015年,全國在高等職業教育上的公共財政支出由311.92億元擴大到792.95億元,增幅達 154%,CAGR 20.5%,而同期在整個教育領域的公共財政支出CAGR 為16%,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對於職業教育支持力度的側重。
趨勢三、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綜合化
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綜合化是當今世界教育發展的一種趨勢,是教育適應現代社會需要的一種反應。世界各主要已開發國家紛紛採取多種舉措,使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相互溝通、相互滲透、取長補短。
德國教育改革方案,明確職業教育技術教育要向普通教育滲透和延伸,要求實科中學和文理中學增加職教內容,開設職教課程,加強職業指導,全面地、多途徑地在基礎教育階段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和職業能力。
法國教育部1999年公布的一份關於高中改革的文件《面向21世紀的高中》規定,職業教育必須做到「普通教育、職業培訓和經濟環境的平衡」,要使學生在接受職業技術教育的同時,獲得所有高中學生都應具備的文化知識,獲得從事職業工作的必要能力。
面對現行的學科區分不能充分適應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現狀,日本中央教育審議會提出,要在固定的學科區分中超越學科界限,加設「複合型」教育內容,以適應當今社會信息化、國際化、高齡化和服務經濟化的要求。同時,根據日本的產業、就業結構的變化重新改革學科制度,不細分專業,而重視學科的基礎和基本內容,培養適應性強的產業人員。
綜上所述,世界各國由於經濟和社會結構不同,職業教育的發展制度不盡相同,實施職業教育的管理也呈多樣性的特徵。希望我國國家教育部門關注職業教育發展,通過優惠政策的扶持,給予職業教育發展動力。也希望職業教育工作人員可以盡心盡力,促進職業教育未來的光明化。以上是職業教育發展趨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