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是推動經濟發展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我國足球產業已初具規模,球迷人數達到1.87億,足球賽事、足球培訓、足球傳媒、足球場地等市場份額占比還比較小,以下是足球行業現狀分析。
足球發展環境和氛圍的改善,社會資本投入足球事業的積極性大幅提高,業餘足球俱樂部、社會青訓機構、「網際網路+足球」創業公司等多元化實體紛紛成立,全國各地形成了更多人關注足球、參與足球、投入足球的社會熱潮。根據足球行業分析數據,2019年我國足球產業相關崗位人才需求激增,較2018年世界盃賽前增長33.8%。
根據中央電視台對外發布的2019年世界盃報導的跨屏收視情況,2019年世界盃相關內容觸達人數達278.5億人次,足球行業現狀分析指出,加上優酷、咪咕平台的公開數據,本屆世界盃總觸達人次將超過300億人次。
以手握歐洲各大頂級聯賽版權資源的PP體育為例,PP體育在2019年裡完成了超過5000場賽事的直播,平均每周解說場次超過100場。平台目前擁有66位解說員,顯然無法滿足海量的解說場次。既需通曉專業知識,同時還得具備主持人特質的要求使得足球解說人才捉襟見肘。
2019年5月,國務院出台的《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指出,到2025年,我國體育產業總規模將超過5萬億元。按照國際體育產業中足球40%的占比,預計2025年,我國足球產業規模將超過2萬億元。
2019年6月4日,亞足聯在巴黎通過投票確定中國獲得2023年亞洲杯舉辦權,中企的足球營銷即將迎來新一輪商務版權產品競爭。2025年我國足球產業的目標發展規模為2萬億元,占體育產業的目標發展規模的40%。足球行業現狀分析指出,我國足球產業有著巨大的增長空間。
1、積極開發市場,有效發展產業經濟。要想有效發展足球產業的市場經濟和資源,就需要積極開發市場,並對市場進行相應合理的規範。第一,從幫助消費者樹立健康的消費觀念的角度出發,先積極開發足球市場,然後在消費者有消費需求的情況下,努力發展足球產業。與此同時,足球產業經濟的發展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推動足球媒體、足球旅遊文化、足球健身方式等很多方面的發展,進而對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做出一定貢獻。
2、健全足球經濟市場法律法規。只有建立健全的足球經濟市場法律法規,才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規範足球行業的經濟市場,才能夠更好更快的發展我國的足球產業,進而為發展我國足球產業文化和活動創建一個科學合理的運行機制。並且我國足球行業的有關活動,基本上都是國家政府部門或者國家體育部門共同分配管理的,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努力發展我國體育行業的可持續性。
目前,我國足球產業相關人才主要來源於北京體育大學、成都體育學院、首都體育學院、武漢體育學院等知名體育類高校。足球人才來源最為集中的十大院校幾乎全部為國內著名體育專業院校,恆大足校是唯一一家民辦學校,也代表了未來足球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以上便是足球行業現狀分析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