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議價能力分析
造紙化學品行業生產的各類產品主要原材料均是各種基礎化工原料或是一些初級的化工產品,數量多達100餘種,但硬脂酸和松香兩個品種的占比超過70%;生產工藝都是通過化學合成,主要生產設備都是諸如反應鍋、溶解釜、精餾塔、過濾器等通用設備。目前我國基礎化工行業生產廠家眾多,競爭激烈,因此造紙化學品行業在與其議價時,較具優勢。
圖表:造紙化學品行業企業對上游議價能力分析
指標 | 表現 | 結論 |
供應數量 | 上游原材料供應數量較多。 | 供應較多,具有較強的議價能力。 |
產品獨特性 | 造紙化學品產品眾多,技術含量較高。 | 產品具有一定的議價能力。 |
前向一體化能力 | 由於上游原材料為基礎化工原料,價格波動較大,造紙化學品生產企業並未出現收購上游企業的情況。 | 前向一體化意願不足 |
下游議價能力分析
造紙化學品行業的下游需求行業為造紙工業。目前造紙行業的集中度較低,為原子性市場結構。一般來說,在進入造紙企業時,各造紙化學品生產企業的競爭十分激烈,因此,在與下游的議價方面,造紙化學品行業處於劣勢。但一些研發能力較強的企業,在各細分市場上占有主導優勢,在市場上處於壟斷地位的話,在於造紙企業議價時,則處於議價的強勢方。
圖表:造紙化學品行業企業對下游議價能力分析
指標 | 表現 | 結論 |
下游企業數量 | 下游企業涉及的行業主要為造紙行業,下游企業眾多。 | 議價能力較強。 |
購買數量 | 一般下游企業對造紙化學品的需求量不大。 | 議價能力較弱。 |
同質化程度 | 中低端產品存在著一定的同質化,而高端產品技術含量較高。 | 部分企業具有一定議價能力。 |
潛在進入者威脅分析
目前,中國紙類產品(包括紙、紙板、紙製品)的消費總量僅次於美國,是世界第二大紙品消費國。但另一方面,中國紙品人均年消費量卻不足27公斤,僅為世界人均消費量的一半左右,與已開發國家人均200至300公斤的消費量更是相去甚遠。這樣一個龐大的市場空間,使得中國造紙化學品市場需求空間巨大。
在蛋糕的誘惑下,外資大舉「入侵」,大型跨國公司紛紛搶灘中國。作為服務於造紙工業的全球性造紙化學品供應商們,已經將中國作為其業務增長的重要市場,曾經位居國際造紙化學品市場前9位的全球性大公司(如凱米拉、汽巴精化、赫克力士、巴斯夫、陶氏化學、納爾科、依卡、科萊恩和巴克曼)都已經在我國建立了合資和獨資企業或辦事機構。
圖表:造紙化學品行業潛在進入者威脅分析
指標 | 表現 | 結論 |
吸引力評價 | 行業的整體毛利率不高,但是市場空間較大。 | 吸引力較強。 |
進入壁壘 | 由於造紙化學品技術要求較高,進入壁壘較高。 | 進入壁壘較高。 |
企業反擊程度 | 由於行業本身毛利率不高,企業的反擊程度也較低。 | 企業反擊程度較低。 |
替代品威脅分析
造紙化學品在造紙行業中的應用替代威脅較小,但是造紙化學品內部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替代關係。
圖表:造紙化學品行業替代品威脅分析
指標 | 表現 | 結論 |
替代品數量 | 替代品的數量較少,且替代範圍有限。 | 威脅較低。 |
替代品價格 | 替代品的價格差異不大。 | 威脅較高。 |
轉換成本 | 轉換成本相對較高。 | 威脅較低 |
行業競爭現狀
現階段,國內造紙公司包括內資公司和外資公司兩類。其中內資公司以天馬精化(上市公司)、紙友科技、傳化華洋等為主體;外資公司中以上海赫克力士、凱米拉化學品(上海)、汽巴精化中國、巴克曼實驗室化工(上海)等為代表,這些公司都具有非常強勁的競爭能力。
國內特殊造紙化學品市場競爭激烈。目前大多數造紙化學品能夠實現自給自足,部分產品的產能已經過剩,特殊造紙化學品的總體進口量比較小,這主要得益於外資造紙化學品企業在華設立生產基地並供應其產品給國內紙企。與此同時,部分特殊造紙化學品全部由外資企業提供,且外資企業也基本占據了國內造紙化學品的高端市場,並與大型紙企或外資紙企的合作關係穩固,這些因素都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國內特殊造紙化學品企業的市場開發。
圖表:造紙化學品現有企業的競爭分析
指標 | 表現 | 結論 |
競爭者數量 | 全國造紙化學品企業生產數量較多,競爭較為激烈。 | 競爭壓力較大。 |
行業增長率 | 行業的增速依賴於造紙行業本身的發展,以及國家對造紙化學品應用的推廣力度。 | 行業增長率一般。 |
退出壁壘 | 行業的固定成本主要為生產設備,而生產設備的折舊時間相對較長。 | 退出壁壘較小。 |
競爭層次 | 目前國內的產能主要集中於中低端,而高端產品由國外企業壟斷。 | 競爭壓力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