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國蟬聯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的寶座。這一年,「新能源」、「網際網路 」、「中國製造2025」成為汽車行業的熱詞,卻難掩汽車市場正在經歷的低增長陣痛。而自上海大眾4月宣布官方降價開始,車市「供過於求」的紅燈長亮,價格戰愈演愈烈。
如何解決國內相對過剩的汽車產能,加快向海外輸出產能、技術和品牌,成為各大汽車集團不得不面對的課題。尤其是最近決策層頻頻提出「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汽車產業的調整、升級,必將在2016年明顯提速。
近日,上海《勞動報》報導稱,上海國檢局發布了六項支持浦東新區檢驗檢測認證產業發展的新舉措。其中一項是將支持自貿區試點平行進口汽車「3C」認證制度改革。此前缺位這項政策被認為是阻礙上海自貿區平行進口業務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對此,上海自貿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也聽到了類似說法,但目前還沒有收到相關文件。」
自從2014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進口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布,不僅天津、深圳等四個自貿區啟動平行進口貿易,而且利好這一貿易形式的政策也相繼出台。這就導致平行進口規模提升。
一位天津自貿區平行進口平台負責人預測:「2015年平行進口汽車規模大約為12萬輛,同比增長約為20%。如果2016年有更多利好政策出台,規模有望達到15萬輛。而2016年很可能將出台的一項政策是平行進口強行認證方面的改革。」
不過,國機汽車市場部經理王存認為:「平行進口汽車銷量提升,是以價格下探、經銷商利潤下滑換來的。」這甚至導致部分車型虧本銷售。
2015年銷量預計增長20%
「2015年下半年我們集團正式終端開售平行進口車,截至目前累計銷量已經突破5000輛。」近日龐大集團董事長龐慶華告訴記者。這僅是平行進口車銷量逆勢提升的重要表現之一。
天津作為占平行進口車七成銷量的進口口岸,其自貿區平行進口平台負責人預測:「2015年平行進口車銷售規模將達到12萬輛左右,增幅為20%左右。」
此前中國進口汽車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田亞梅曾表示,預計2015年進口車的銷量大約為116萬輛,同比下滑8%,平行進口車占比約為10%,也就是11.6萬輛。這相對於2014年的近9.6萬輛,同比提升約21%。
上述天津自貿區平行進口平台負責人認為:「平行進口汽車貿易銷量逆勢提升,和政策的刺激有著必然聯繫。」
據汽車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顯示,2014年11月《意見》要求加緊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率先開展汽車平行進口試點工作之後,深圳前海、天津、福建等自貿區也積極推進平行進口業務。據商務 部數據,截至目前,四個自貿區累計認定的汽車平行進口試點企業數量達78家,其中上海17家,廣東14家,天津35家,福建12家。
「2015年11月商務部已經放開平行進口許可證自動申領制度。」天津自貿區平行進口平台負責人表示:「這就意味著平行進口車上牌難的問題將得到解決。」
汽車營銷專家顏景輝表示:「2015年以來隨著龐大、廣匯等汽車經銷商集團搭建平行進口車平台,完善售後服務,引入金融服務,也進一步拓展了平行進口車銷量。」
不過2015年隨著中規進口車銷量下行,價格不斷下降,平行進口車貿易商也感受到了壓力。
根據中國進口車數據,2015年10月進口車的平均優惠金額達到8.9萬元,平均優惠幅度達到13.8%,「平行進口車型的價格和中規車價格是聯動的」,王存表示,「隨著中規車價格下行,為了體現價格優勢,平行進口車價格必將進一步下滑。」
一位平行進口車商表示:「2015年初寶馬X5平行進口車的起步價格為69萬元左右,現在已經下探至60萬元出頭,加上人民幣匯率波動,這款車的單車利潤下滑到1萬元左右,而此前則高達10萬元以上。至於普拉多2700,目前已經在虧本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