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2016年度中國醫藥市場發展藍皮書》顯示,2015年,我國藥店總數繼續上升,同比增幅有所上揚,但平均每店服務人數持續下滑。其中,連鎖企業不斷兼併收購及開設新店,連鎖門店迅速擴張,門店數量同比增長19.52%,連鎖率提升至45.73%。
2016-2021年中國化學藥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表明,實體藥店藥品銷售額呈現穩定增長態勢,但增長率進一步趨緩。2015年銷售額達3079億元(不含非藥品),也不含網上藥店32億元,同比增長9.7%,近六年複合增長率達12.1%。
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資料顯示,截至2015年底,我國的藥店總數(包括連鎖門店和單體藥店)為448057家,比2014年增加了13137家,同比增長3.02%。據每年年末人口總數計算,每年平均每店服務人數均在3000人以上,但呈現持續下滑的態勢,表明中國零售藥店生存競爭激烈。
在政策的導向和資本運作的推動下,藥品零售市場呈現「強者恆強,弱者愈弱」的格局。2015年我國藥店結構變化較大,單體藥店占比首次跌破60%,說明了連鎖藥店的集中度不斷上升。
從連鎖率來看,地區之間的表現不盡相同,其中西南區的連鎖率最高,西北區的連鎖率最低,其他地區與全國的連鎖率大致相同。連鎖率超過80%的主要是重慶市、上海市和四川省,上海市有較為強勢的本土連鎖企業,直營力較強,市場集中度高,比較獨特。重慶市和四川省藥店「加盟文化」明顯,大部分連鎖下轄的藥店數較少,連鎖率虛高。
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有關要求,所有藥品經營企業在2015年12月31日前必須達到新版GSP的要求。自2016年1月1日起,凡是未通過新版GSP的藥品經營企業,一律停止藥品經營活動。然而就在新版GSP大限將至時,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了通知,提出到2015年末零售藥店全部配備執業藥師,但由於執業藥師數量不足,分布不均等原因,目前難以實現《規劃》目標。因此,決定實施從業藥師過渡政策,有條件延長現有從業藥師資格期限到2020年,這一過渡政策使得原本面臨關門的零售藥店又重獲新生。
2015年百強連鎖藥店的醫保藥店定點率為62.36%,比2014年的57.88%有所提高,百強連鎖中有31.1%的藥店醫保定點率在70%-90%,在百強連鎖中定點率達到100%的有6家。
據藥品安全形勢評估課題研究顯示,消費者低滿意度原因主要有五大方面,一是買不到指定藥品,二是店員專業指導差,三是藥品可選擇性少,四是藥品價格偏高,五是服務態度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