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數據 煤炭 內容詳情
2016煤炭運輸數據:秦皇島港同比減少6110萬噸
 煤炭運輸 2017-01-09 13:44:47

  2016年,秦皇島港受大秦線運量下降、進港資源減少等因素影響,完成煤炭吞吐量1.59億噸,同比減少6110萬噸。秦皇島港煤炭發運量在環渤海港口煤炭一次下水量所占比例下降至27.4%;今年,預計秦港煤炭運輸形勢將有所轉好。

2016煤炭運輸數據:秦皇島港同比減少6110萬噸

  據2017-2022年中國煤炭運輸行業專項調研及投資價值預測報告了解,去年四月份開始,受我國實施嚴格的限產政策影響,導致煤炭供應端收縮,煤礦生產和銷售數量大幅減少。此外,受准池線分流影響,部分內蒙煤炭由大秦線轉到准池線,拉動朔黃線和黃驊港運量大增,造成傳統的第一運煤大通道:大秦線發運量持續下降,大秦線每日發運量由往年的125萬噸下降到89萬噸。「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大秦線配套港口「受災嚴重」,秦皇島港進港資源減少,場存保持在250-350萬噸的低庫存,船等貨現象屢見不鮮,港口空泊成為常態化。今年1-9月份,秦港煤炭吞吐量同比去年出現大幅虧欠。

  進入夏季用煤高峰,秦皇島港煤炭調進減少、港口庫存低位與夏季耗煤高峰、需求增加形成矛盾,促使壓船增多,煤價快速上漲。環渤海港口持續上漲的煤價,增加了電廠採購成本,影響了去產能的順利進行。此外,黃驊港到港車船增多,運輸壓力加大;受堆場小、運能有限影響,黃驊港壓車、壓船,影響了沿海煤炭運輸的暢通,間接造成沿海地區用煤緊張。從9月8日開始,國家發改委多次召開煤炭供需的會議,出台了釋放產量、增加運量等措施抑制價格過快上漲。尤其增加先進安全高效產能的釋放,先後有1503家煤礦加入到先進產能釋放行列,為市場增加了資源。

  10月份,根據秦皇島港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作用,國家發改委提出儘快拉高秦皇島港場存,以抑制煤價快速上漲的要求。鐵總採取積極措施,太原路局提出:在秦皇島港流向,太原路局將進一步增加煤炭運量計劃;由原計劃的日均77列增至89列;並要求11月13日秦港庫存要達到600萬噸,月底達到800萬噸。這次壓煤價、保煤運、促煤市平衡的重擔放在了秦皇島港,顯示了秦港煤運主樞紐港的重要性,煤市「晴雨表」作用繼續顯現。且秦港地理位置優越,水域環境好,集疏運能力強,存煤能力強,堆場大,對煤價漲跌起到重要作用。

  進入11月份,大秦線檢修完畢,恢復正常運輸,鐵路運力有保障,山西、內蒙等地煤炭企業發運積極性明顯提高。大秦線開足馬力,由前期的日發運量89萬噸,增至125萬噸的高位水平,港口貨源供應量進一步增大。秦港方面,通過加強與礦路航電等各方的協調聯繫,增加貨源調進,提高場存數量,確保了下游用煤需求。截止11月底,秦港存煤升至651萬噸,較11月初增加了204萬噸。進入12月份,秦港進港煤車繼續增加,日均進車保持在7800車;截止12月底,秦港存煤升至720萬噸。

  全國冬季取暖,耗煤增加,下游電煤需求逐漸增多,電廠採購補庫存的積極性有所提升,到港拉煤船舶保持一定數量。供給和需求均出現增加,加上秦港運輸能力得到發揮,帶動秦港煤炭運輸連創新高。去年11、12月份,秦皇島港分別完成煤炭吞吐量1650和1925萬噸,恢復到了巔峰時期的發運水平。在黃驊港運能受限、壓車壓船,而曹妃甸港運距偏遠、周轉不暢的情況下,「大秦線-秦皇島港」運煤通道被重新定位,重要性愈加顯現。今年,大秦線和秦皇島港仍將擔負平衡市場需求,平抑煤價,滿足東南沿海地區用煤需求的重任,更好的保障國家能源運輸安全。

  2016年12月初的煤炭交易會上,秦皇島港通過積極與上下游重點客戶開展煤炭業務洽談,取得重點客戶的大力支持。國家有關部委以及神華、伊泰等主力煤企認識到秦皇島港作為主樞紐港的重要作用。重點煤企和電廠均表示將支持秦皇島港發展,增加從秦皇島港的發運量,為秦港煤炭運輸生產奠定了良好基礎。

煤炭運輸相關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