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行業市場競爭分析報告主要分析要點包括:
1)保護行業內部的競爭。導致行業內部競爭加劇的原因可能有下述幾種:
一是行業增長緩慢,對市場份額的爭奪激烈;二是競爭者數量較多,競爭力量大抵相當;
三是競爭對手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大致相同,或者只少體現不出明顯差異;
四是某些企業為了規模經濟的利益,擴大生產規模,市場均勢被打破,產品大量過剩,企業開始訴諸於削價競銷。
2)保護行業顧客的議價能力。行業顧客可能是行業產品的消費者或用戶,也可能是商品買主。顧客的議價能力表現在能否促使賣方降低價格,提高產品質量或提供更好的服務。
3)保護行業供貨廠商的議價能力,表現在供貨廠商能否有效地促使買方接受更高的價格、更早的付款時間或更可靠的付款方式。
4)保護行業潛在競爭對手的威脅,潛在競爭對手指那些可能進入行業參與競爭的企業,它們將帶來新的生產能力,分享已有的資源和市場份額,結果是行業生產成本上升,市場競爭加劇,產品售價下降,行業利潤減少。
5)保護行業替代產品的壓力,是指具有相同功能,或能滿足同樣需求從而可以相互替代的產品競爭壓力。
保護行業市場競爭分析報告是分析保護行業市場競爭狀態的研究成果。市場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從各自的利益出發,為取得較好的產銷條件、獲得更多的市場資源而競爭。通過競爭,實現企業的優勝劣汰,進而實現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研究保護行業市場競爭情況,有助於保護行業內的企業認識行業的競爭激烈程度,並掌握自身在保護行業內的競爭地位以及競爭對手情況,為制定有效的市場競爭策略提供依據。
根據求是微平台公眾號發布,2025年2月1日出版的第3期《求是》雜誌刊發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題為《奮力開創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的文章。 吳清表示,注重固本強基,培育更多體現高質量發展要求的上市公司。加大力度防假打假,落實好資本市場財務造假綜合懲防工作的意見,進一步提升財務造假等線索發現能力,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強化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中介機構「看門人」作用發揮等市場約束。全面落實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加大上市公司分紅、回購激勵約束,倡導註銷式回購,引導盈利和現金流穩定的企業增加分紅頻次、提高分紅水平,著力提升投資者回報。進一步發揮好資本市場併購重組主渠道作用,完善「併購六條」配套機制。提升上市公司走訪覆蓋面,推動改善經營管理績效。健全進退有序、優勝劣汰的市場生態,鞏固深化常態化退市機制,暢通多元退出渠道,加強退市後監管,加快完善退市過程中有效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制度機制。(中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