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的最新市場調研揭示了數據倉庫行業的品牌影響力。2024年,數據倉庫市場迎來了新的變化,各大品牌在產品質量、技術創新和市場占有率等方面展開了激烈的競爭。
在2024年數據倉庫品牌排行榜中,各大品牌通過不斷的努力和創新,提升了自身的品牌價值和市場競爭力。這些品牌在數據倉庫的生產和供應上占據了重要地位,不僅在國內市場有著廣泛的影響力,也在國際市場上逐漸嶄露頭角。2024年數據倉庫品牌排行榜的詳細排名為華為HUAWEI、新華三H3C、DELL戴爾、浪潮inspur、中科曙光Sugon、IBM、聯想Lenovo、海康威視HIKVISION、HPE慧與、HitachiVantara。
表1:2024年數據倉庫十大品牌排行榜
一、品牌簡介
華為創立於1987年,是全球領先的ICT(信息與通信)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提供商。20.7萬員工遍及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全球30多億人口提供服務。
華為致力於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讓無處不在的聯接,成為人人平等的權利,成為智能世界的前提和基礎;為世界提供多樣性算力,讓雲無處不在,讓智能無所不及;所有的行業和組織,因強大的數字平台而變得敏捷、高效、生機勃勃;通過AI重新定義體驗,讓消費者在家居、出行、辦公、影音娛樂、運動健康等全場景獲得極致的個性化智慧體驗。
華為堅持基礎研究不動搖,堅持開放創新不動搖,開放心胸,沿著客戶的需求順勢而為,同時加強科學技術牽引客戶需求,構建靈活的商業模式,使能百模千態,賦能千行萬業,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
新華三集團作為數位化解決方案領導者,致力於成為客戶業務創新、數位化轉型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作為紫光集團旗下的核心企業,新華三通過深度布局「雲-網-算-存-端」全產業鏈,不斷提升數位化和智能化賦能水平。新華三擁有計算、存儲、網絡、5G、安全、終端等全方位的數位化基礎設施整體能力,提供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信息安全、智能聯接、邊緣計算等在內的一站式數位化解決方案,以及端到端的技術服務。同時,新華三也是HPE®伺服器、存儲和技術服務的中國獨家提供商。
新華三集團深耕行業數十年,始終以客戶需求為導向,提供場景化解決方案,支持運營商、政府、金融、醫療、教育、交通、製造、電力、能源、網際網路、建築等百行百業數位化轉型實踐,產品和解決方案廣泛應用於百餘個國家和地區。
新華三集團堅持以技術創新為發展引擎,目前研發人員占比超過50%,專利申請總量超過14,000件,其中90%以上為發明專利。面對數字經濟發展的廣闊機遇,新華三持續深化「雲智原生」戰略,升級「數字大腦」,賦能百行百業數位化轉型與變革,持續幫助客戶在發展過程中實現:更智慧的業務決策(Smart)、更及時的業務響應(Timely)、更敏捷的業務部署(Agile)、更可靠的業務保障(Reliable)、更安全的業務環境(Safe)。
「融繪數字未來,共享美好生活」是新華三集團的企業願景。未來,新華三將以數位化解決方案為畫筆、以融合之力為色彩,與廣大客戶和合作夥伴一道,精耕務實 為時代賦智慧!
1984年,麥可·戴爾先生創立了戴爾公司。公司的創立基於一個嶄新的理念——直接向客戶銷售電腦,用效率高的計算解決方案滿足客戶的需求。多年以來,戴爾一直致力於傾聽客戶的需求,提供客戶所信賴和注重的創新技術與服務。
自1998年進入中國以來,戴爾已在戴爾在大中華區 擁有超過9000名團隊成員,公司在大中華區的業務規模持續擴大: 在廈門,擁有2個生產工廠、1個全球指揮中心以及戴爾服務業務在中國的地區總部 在上海,擁有1個全球採購中心 在大連,擁有1個國際服務中心 在成都,在建1個全球運營中心 全國銷售網點超過10000家,覆蓋城市超過2200座。
浪潮集團是中國本土大型IT企業之一,中國前沿的雲計算、大數據服務商,擁有浪潮信息、浪潮軟體、浪潮數字企業三家上市公司。主要業務涉及雲計算、大數據、工業網際網路、新一代通信及若干應用場景。已為全球一百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IT產品和服務。
浪潮致力於成為世界新一代信息技術龍頭企業,經濟社會數位化轉型的優質服務商,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骨幹企業。
曙光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曙光」)作為我國核心信息基礎設施領軍企業,為中國及全球用戶提供創新、有效、可靠的IT產品、解決方案及服務。
公司在中國科學院的大力推動下組建,於2014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603019)。經歷20餘年發展,中科曙光在計算、存儲、安全、數據中心等領域擁有深厚的技術積澱和領先的市場份額,並充分發揮計算優勢,布局智能計算、雲計算、大數據等領域的技術研發,打造計算產業生態,為科研探索創新、行業信息化建設、產業轉型升級、數字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實可信的支撐。
中科曙光在全國各省、直轄市均設立了分支機構,擁有國際領先的5大智能製造生產基地、7大研發中心,在全國50多個城市部署了城市雲計算中心。
作為以技術創新為基因的科技企業,中科曙光未來將持續專注於核心技術研發,並與用戶、合作夥伴攜手共建應用生態、推動產業進步,以科技創新助力「數字中國」建設,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國際商業機器公司或萬國商業機器公司,簡稱國際商業機器公司,總公司在紐約州阿蒙克市。1911年托馬斯沃森創立於美國,是全球知名的信息技術和業務解決方案公司,擁有全球雇員31萬多人,業務遍及160多個國家和地區。
公司創立時的主要業務為商業打字機,之後轉為文字處理機,然後到計算機和有關服務。公司在過去幾十年中不斷發展壯大,成為信息技術領域的領導者之一。公司在2013年收購了英國商業軟體廠商Daeja Image Systems,並推出了Watson電腦系統。IBM在雲計算和人工智慧領域持續進行戰略轉型,致力於成為這些領域的領先者。
IBM一直在技術研發和創新方面保持領先地位。公司擁有強大的研發團隊和實驗室,致力於開發新技術和解決方案。IBM的Watson系統是其在人工智慧領域的代表作之一,被廣泛應用於各種場景。IBM正朝著「混合雲和AI的開放平台」戰略方向發展。公司致力於構建一種新的雲計算架構,允許企業在多個雲環境中使用其技術。IBM還在不斷發展其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技術,以提供更多創新性應用。
IBM在信息技術領域具有極高的聲譽和地位。公司在全球範圍內擁有眾多合作夥伴和客戶,為各行各業提供解決方案。
聯想集團(下稱聯想)是一家成立於中國、業務遍及180個市場的全球化科技公司。聯想聚焦全球化發展,樹立了行業領先的多元企業文化和運營模式典範,服務全球超過10億用戶。作為值得信賴的全球科技企業領導者,聯想助力客戶,把握明日科技,變革今日世界。
聯想作為全球領先ICT科技企業,秉承「智能,為每一個可能」的理念,為用戶與全行業提供整合了應用、服務和最佳體驗的智能終端,以及強大的雲基礎設施與行業智能解決方案。
作為全球智能設備的領導廠商,聯想每年為全球用戶提供數以億計的智能終端設備,包括電腦、平板、智慧型手機等。作為企業數位化和智能化解決方案的全球頂級供應商,聯想積極推動全行業「設備+雲」和「基礎設施+雲」的發展,以及智能化解決方案的落地。
面向新一輪的智能化變革的產業升級契機,聯想提出智能變革戰略,圍繞智能物聯網(Smart IoT),智能基礎架構(Smart Infrastructure),行業智能(Smart Verticals)三個方向成為行業智能化變革的引領者和賦能者。
目前,聯想下分智能設備集團(IDG)、基礎設施方案業務集團(ISG)、方案服務業務集團(SSG)、數據智能業務集團(DIBG)四大業務集團,全球約有6.3萬名員工,業務遍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
海康威視成立於2001年,是一家專注技術創新的科技公司。秉承「專業、厚實、誠信」的經營理念,踐行「成就客戶、價值為本、誠信務實、追求卓越」的核心價值觀,海康威視致力於將物聯感知、人工智慧、大數據技術服務於千行百業,引領智能物聯新未來:以全面的感知技術,幫助人、物更好地連結,構築智能世界的基礎;以豐富的智能產品,洞察和滿足多樣化需求,讓智能觸手可及;以創新的智能物聯應用,建設便捷、高效、安心的智能世界,助力人人享有美好未來。
海康威視是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單位,建立了以杭州為中心,輻射北京、上海、武漢、西安、成都、重慶、石家莊、加拿大蒙特婁、英國倫敦、杜拜的全球研發中心體系。
公司在中國大陸設有32家省級業務中心、300多個城市分公司,在港澳台地區及海外國家/地區設立了72家分支機構(截至2022年末),為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戶提供產品和服務,在G20杭州峰會、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APEC會議、北京大興機場、港珠澳大橋等重大項目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慧與(HPE)於2015年11月1日正式從1939年創立的Hewlett-Packard (HP) 公司分拆成立,紐約證券交易所 (NYSE) 股市代碼為HPE。HPE總部位於矽谷,其辦公室遍及世界五大洲,120個國家。HPE自拆分後仍舊位於世界500強的地位。
在中國,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正式更名為「慧與(中國)有限公司」,簡稱HPE中國。
作為全球先進的下一代軟體定義的基礎架構領頭者,HPE擁有世界級的伺服器、存儲、網絡、融合基礎架構和產品組合。多年來,慧與(HPE)專注於企業的轉型與創新,通過更強大、更敏捷、更具創新性的雲計算、大數據、移動、安全等解決方案和服務,幫助企業應對轉型挑戰,實現創新突破。
(十)HitachiVantara
Hitachi Vantara是一家真正的數據公司,要做的是了解數據如何為關鍵任務數字和工業環境提供支持。60多年來,Hitachi Vantara一直專注於IT和OT領域的數據交叉整合。
Hitachi Vantara如何實現?通過開發智能數據平台,混合雲計算基礎架構和數字諮詢專門技術,推動具備故障恢復能力的數字流程、產品和體驗,將數據豐富型企業轉型為數據驅動型企業。世界各地的企業都依賴Hitachi Vantara的解決方案進行數位化轉型。Hitachi Vantara得到了很多企業的廣泛信賴,引導各行業大膽創新,創造更光明、更可持續的未來,是激勵Hitachi Vantara邁向未來的動力。
Hitachi Vantara是Hitachi集團的一員,集團成立於1910年,以通過技術改善人們的生活為使命。從運輸、能源到汽車系統,集團專注於那些對人們的未來有重大影響的行業。Hitachi Vantara利用Hitachi遍布全球的企業網絡,打造數字、綠色和創新的解決方案,造福世界。Hitachi Vantara一直在尋找新方法,以協同增強影響力,讓世界充滿活力。
當今世界,眾多企業都在爭先恐後地推動其數位化產品與服務的深化轉型。而Hitachi Vantara獨特的共創生態系統,則引導著眾企業獲得競爭優勢、提升客戶體驗並推動世界走向更綠色的未來。
二、品牌優勢
在任何領域的企業成功,專利信息和起草標準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專利信息是企業創新的重要產物,它可以保護企業權益,提升企業競爭力;起草標準則是企業產品製造和服務領域的質量保障,有助於規範市場行為,提高行業基礎標準。
表2:專利信息
序號 | 專利號/專利申請號 | 專利名稱 |
---|
1 | CN200810065293.6 | 宏小區到私有小區的切換方法及其宏網絡系統 |
2 | CN200610000395.0 | 一種多處理單元負載均衡方法和多處理單元系統 |
3 | CN201310603859.7 | 多路視頻檢測系統中的目標檢測方法、裝置及伺服器 |
4 | CN201380001332.5 | 一種數據預取方法、相關裝置及系統 |
5 | CN200810133266.8 | 解碼調度方法和裝置 |
表3:專利信息
標準號 | 標準名稱 | 發布日期 | 實施日期 |
---|
GB/T 9254.1-2021 | 信息技術設備、多媒體設備和接收機 電磁兼容 第1部分:發射要求 | 2021-12-31 | 2022-07-01 |
GB/T 9254.2-2021 | 信息技術設備、多媒體設備和接收機 電磁兼容 第2部分:抗擾度要求 | 2021-12-31 | 2022-07-01 |
GB 40879-2021 | 數據中心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 | 2021-10-11 | 2022-11-01 |
GB/T 40656.1-2021 | 智慧城市 運營中心 第1部分:總體要求 | 2021-10-11 | 2022-05-01 |
GB/T 40420.4-2021 | 基於公用電信網的寬帶客戶網關虛擬化 第4部分:實體企業網關技術要求 | 2021-10-11 | 2022-05-01 |
表4:專利信息
序號 | 專利號/專利申請號 | 專利名稱 |
---|
1 | ZL200910077232.6 | 一種堆疊系統的拓撲收集方法和雙控制板設備 |
2 | ZL201010241015.9 | 一種路由切換的方法和裝置 |
3 | ZL201110406369.9 | 路由收斂方法及設備 |
表5:專利信息
標準號 | 標準名稱 | 發布日期 | 實施日期 |
---|
GB/T 9254.1-2021 | 信息技術設備、多媒體設備和接收機 電磁兼容 第1部分:發射要求 | 2021-12-31 | 2022-07-01 |
GB/T 20275-2021 | 信息安全技術 網絡入侵檢測系統技術要求和測試評價方法 | 2021-10-11 | 2022-05-01 |
GB/T 40693-2021 | 智能製造 工業雲服務 數據管理通用要求 | 2021-10-11 | 2022-05-01 |
GB/T 40690-2021 | 信息技術 雲計算 雲際計算參考架構 | 2021-10-11 | 2022-05-01 |
GB/T 38624.2-2021 | 物聯網 網關 第2部分:面向公用電信網接入的網關技術要求 | 2021-10-11 | 2022-05-01 |
表6:專利信息
標準號 | 標準名稱 | 發布日期 | 實施日期 |
---|
GB/T 39257-2020 | 綠色製造 製造企業綠色供應鏈管理 評價規範 | 2020-11-19 | 2021-03-01 |
GB/T 36077-2018 | 六西格瑪管理評價準則 | 2018-03-15 | 2018-10-01 |
GB 21520-2015 | 計算機顯示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 | 2015-09-18 | 2016-10-01 |
GB 32028-2015 | 投影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 | 2015-09-18 | 2016-10-01 |
表7:專利信息
序號 | 專利號/專利申請號 | 專利名稱 |
---|
1 | CN201620591919.7 | 一種物聯網錢包 |
2 | CN201520557174.8 | 一種基於雲計算的攝像機和鏡頭的固定結構 |
3 | CN201520242965.1 | 一種可檢測多塊SATA硬碟的制具 |
4 | CN201430268235.X | 按鍵U盤(不羈) |
5 | CN201520142993.6 | 一種提籃式的免螺絲硬碟托架 |
表8:專利信息
標準號 | 標準名稱 | 發布日期 | 實施日期 |
---|
GB 24850-2020 | 平板電視與機頂盒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 | 2020-07-23 | 2021-08-01 |
GB/T 33189-2016 | 電子文件管理裝備規範 | 2016-10-13 | 2017-05-01 |
GB/T 29798-2013 | 信息技術 基於Web服務的IT資源管理規範 | 2013-11-12 | 2014-05-01 |
表9:專利信息
序號 | 專利號/專利申請號 | 專利名稱 |
---|
1 | CN201110456651.8 | 內存檢測方法 |
2 | CN201110459631.6 | 伺服器主板的測試裝置 |
3 | CN201410421651.8 | 一種分布式文件系統中文件布局的更新方法 |
4 | CN201110378067.5 | 伺服器和伺服器機箱 |
5 | CN201130313916.X | 高速伺服器網卡(3) |
表10:專利信息
標準號 | 標準名稱 | 發布日期 | 實施日期 |
---|
GB/T 37736-2019 | 信息技術 雲計算 雲資源監控通用要求 | 2019-08-30 | 2020-03-01 |
GB/T 37938-2019 | 信息技術 雲資源監控指標體系 | 2019-08-30 | 2020-03-01 |
GB/T 36630.5-2018 | 信息安全技術 信息技術產品安全可控評價指標 第5部分:通用計算機 | 2018-09-17 | 2019-04-01 |
GB/T 36326-2018 | 信息技術 雲計算 雲服務運營通用要求 | 2018-06-07 | 2019-01-01 |
GB/T 36325-2018 | 信息技術 雲計算 雲服務級別協議基本要求 | 2018-06-07 | 2019-01-01 |
表11:專利信息
標準號 | 標準名稱 | 發布日期 | 實施日期 |
---|
GB/T 40203-2021 | 信息技術 工業雲服務 服務協議指南 | 2021-05-21 | 2021-12-01 |
GB/T 37700-2019 | 信息技術 工業雲 參考模型 | 2019-08-30 | 2020-03-01 |
GB/T 37724-2019 | 信息技術 工業雲服務 能力通用要求 | 2019-08-30 | 2020-03-01 |
YD/T 3797.1-2021 | 雲服務用戶數據保護能力評估方法 第1部分:公有雲 | 2021-12-02 | 2022-04-01 |
YD/T 3954-2021 | 雲服務用戶數據保護能力參考框架 | 2021-12-02 | 2022-04-01 |
表12:專利信息
序號 | 專利號/專利申請號 | 專利名稱 |
---|
1 | CN201630009404.7 | 信封 |
表13:專利信息
序號 | 專利號/專利申請號 | 專利名稱 |
---|
1 | ZL201110051942.9 | 複雜場景下的多視角人臉檢測方法及其裝置 |
2 | ZL201210073197.2 | 基於雲計算的海量視頻文件存儲系統、分析方法及其系統 |
表14:專利信息
標準號 | 標準名稱 | 發布日期 | 實施日期 |
---|
GB/T 36450.2-2021 | 信息技術 存儲管理 第2部分:通用架構 | 2021-10-11 | 2022-05-01 |
GB/T 40773-2021 | 變電站輔助設施監控系統技術規範 | 2021-10-11 | 2022-05-01 |
GB/T 40684-2021 | 物聯網 信息共享和交換平台通用要求 | 2021-10-11 | 2022-05-01 |
GB/T 36450.8-2021 | 信息技術 存儲管理 第8部分:媒體庫 | 2021-10-11 | 2022-05-01 |
GB/T 24726-2021 | 交通信息採集 視頻交通流檢測器 | 2021-10-11 | 2022-05-01 |
表15:專利信息
標準號 | 標準名稱 | 發布日期 | 實施日期 |
---|
GB/T 36621-2018 | 智慧城市 信息技術運營指南 | 2018-10-10 | 2019-05-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