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 品牌排行榜 其他 內容詳情
2024年品牌工程諮詢排行榜10強
 工程諮詢 2024-12-19 03:20:25

中國報告大廳網的最新市場調研揭示了工程諮詢行業的品牌影響力。2024年,工程諮詢市場迎來了新的變化,各大品牌在產品質量、技術創新和市場占有率等方面展開了激烈的競爭。

在2024年工程諮詢品牌排行榜中,各大品牌通過不斷的努力和創新,提升了自身的品牌價值和市場競爭力。這些品牌在工程諮詢的生產和供應上占據了重要地位,不僅在國內市場有著廣泛的影響力,也在國際市場上逐漸嶄露頭角。2024年工程諮詢品牌排行榜的詳細排名為中咨CIECC、CRDC、SEI、中冶賽迪MCC、上海市政總院、中國移動設計院、鐵一院、蘇交科JSTI、華設設計、五環工程。

表1:2024年工程諮詢十大品牌排行榜

排名品牌名稱企業名稱省份/地址
1中咨CIECC中國國際工程諮詢有限公司北京市
2CRDC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天津市
3SEI中國石化工程建設有限公司北京市
4中冶賽迪MCC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市
5上海市政總院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市
6中國移動設計院中國移動通信集團設計院有限公司北京市
7鐵一院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陝西省
8蘇交科JSTI蘇交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省
9華設設計華設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省
10五環工程中國五環工程有限公司湖北省

一、品牌簡介

(一)中咨CIECC

成立於1982年,國內規模較大的綜合性工程諮詢機構之一,中央政府投資建設項目科學決策的重要諮詢服務單位

中國國際工程諮詢有限公司(簡稱中咨公司,英文縮寫CIECC)是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中央企業,是國內規模較大的綜合性工程諮詢機構之一,是中央政府投資建設項目科學決策的重要諮詢服務單位。

中咨公司的業務領域覆蓋國民經濟的主要行業,具有甲級工程諮詢綜合資信、工程諮詢專業資信、工程諮詢專項資信、工程造價等專業資質,通過了ISO9001,ISO14001,ISO45001等體系認證,建立了覆蓋全部業務範圍,較為健全的質量管理、環境管理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

公司參與過的重要項目包括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南水北調、京滬高鐵、首鋼搬遷、奧運場館、百萬噸級乙烯、千萬噸級煉油、百萬千瓦級超超臨界電站、大飛機工程、載人航天、探月工程,以及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海南自貿區、長三角一體化、戰略性新興產業、全國生態保護與建設、「一帶一路」與互聯互通、西部大開發、東北振興、新疆和藏區發展等一大批關係國計民生、體現綜合國力的建設項目和發展規劃,為國家經濟建設和高質量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經過三十八年的不懈努力,中咨公司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創建了中咨品牌,形成了貫穿投資項目建設全過程的業務鏈條,構建了諮詢評估理論方法及服務體系,為國家制定技術標準提供了技術支持,培養了一支高素質的綜合性人才隊伍,具有工程技術專業優勢和宏觀、產業的綜合優勢,積極開展跨行業、跨部門、跨學科、跨領域的課題研究,形成了具有中咨特色的研究領域。

(二)CRDC

中國鐵設成立於1953年,是國家鐵路集團旗下的工程設計企業,以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公路等工程勘察、設計、諮詢、監理、工程總承包、產品產業化業務為主的大型企業集團

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鐵設),是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所屬的設計企業,前身為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鐵三院),成立於1953年,總部位於天津市,是以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公路等工程勘察、設計、諮詢、監理、工程總承包、產品產業化業務為主的大型企業集團,具有工程設計綜合資質甲級證書,是國家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

中國鐵設技術力量雄厚,專業設置齊全,現擁有員工4918人,其中全國勘察設計大師6人,省級勘察設計大師9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7人,國鐵集團百千萬人才26人(專業領軍人物6人,專業帶頭人20人),省部級以上專家129人,正高級工程師270人,高級工程師2199人,工程師及技術人員2207人,各類註冊執業資格963人次。建有城市軌道交通數位化建設與測評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軌道交通勘察設計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等研發平台,建立了質量、職業健康安全和環境管理三大體系。

中國鐵設累計勘察設計鐵路通車運營里程近5萬公里,占到全國鐵路通車運營里程的三分之一,其中高速鐵路運營里程1.1萬餘公里,鐵路業務市場占有率位居行業前列。在高速鐵路、重載鐵路、綜合交通樞紐、城市軌道交通、新型軌道交通、磁浮交通等領域具有突出優勢,部分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企業成立以來,先後榮獲國家級科技進步獎20項,京滬高速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京津城際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級優秀勘察設計50項、優秀工程26項、優秀工程諮詢成果26項,主持、參與編制《高速鐵路設計規範》、《城際鐵路設計規範》、《重載鐵路設計規範》等現行國家及行業標準51項、國鐵集團標準16項,持有有效專利927項(其中發明專利219項),登記軟體著作權438項。在綜合交通樞紐、綜合監測檢測、綜合勘探、航測遙感、三維(BIM)技術、無砟軌道、高品質橋樑、沉降變形控制、減振降噪等領域取得重要成果,勘察設計手段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三)SEI

中國石化工程建設有限公司成立於1953年,我國首家石油煉製與石油化工工程設計單位,以能源化工工程設計為主體,提供從工程研發、技術許可、工程諮詢、工程設計、智能工廠建設、項目管理到工程總承包的一站式服務業務

中國石化工程建設有限公司(Sinopec Engineering Incorporation, 簡稱 SEI)成立於1953年,是我國首家石油煉製與石油化工工程設計單位。SEI擁有工程設計綜合甲級、工程諮詢甲級、工程監理甲級等國家資質證書,能夠提供以能源化工工程設計為主體,能夠提供從工程研發、技術許可、工程諮詢、工程設計、智能工廠建設、項目管理到工程總承包的一站式服務業務,業務覆蓋石油煉製、石油化工、煤制油與煤化工、天然氣淨化液化與儲運、生物能源等領域。公司現有職工2100餘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3名,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6名,行業設計大師10名,正高級職稱近150人,高級職稱1400餘人。

SEI始終秉承「用精品工程為人類繪製石化宏偉藍圖」的使命,先後完成了2800多套石油煉製與石油化工裝置的設計建設,創造了輝煌的工程業績。

SEI始終致力於技術創新和先進煉化技術的工程轉化,已經掌握了具有國際水平的大煉油、大乙烯、大芳烴以及天然氣淨化、液化與儲運的工藝和工程技術,成功實現了煤直接液化、煤制烯烴、高含硫天然氣淨化、生物柴油、生物航煤等技術的工業應用,擁有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石油化工主體技術。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石油化工成套技術51項、有效專利700餘項、專有技術200餘項。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SEI將竭誠以優質、有溫度的服務為境內外用戶增值,實現SEI與用戶共成長!

(四)中冶賽迪MCC

中冶賽迪始創於1958年,隸屬於中冶集團旗下,是以高端諮詢為引領,以鋼鐵工程技術、智能信息化、城市建設、綠色環保為主營業務的大型工程技術企業集團

中冶賽迪集團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強中國五礦集團所屬中冶集團的核心子公司。其前身重慶鋼鐵設計研究總院系國家鋼鐵工業設計研究骨幹單位,1958年為發展西南地區鋼鐵工業,由冶金工業部鞍山黑色冶金設計院遷渝成立,2003年改制成立股份公司,2011年成立集團。現已由一家專業化的鋼鐵設計院發展成為國際化的大型工程技術企業集團,形成了「以高端諮詢為引領,以鋼鐵工程技術、智能化信息化、城市建設、綠色環保為四大板塊」的業務體系,並積極發揮自身優勢參與鄉村振興建設。

中冶賽迪總部位於重慶,在海內外設立了20餘家子公司,具備工程設計綜合甲級資質。公司擁有4000餘名員工,擁有中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工程監理大師、重慶市勘察設計大師等一批行業領軍人物,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44人、專業執業資格者1700餘人。

中冶賽迪是新中國鋼鐵事業的開拓者與主力軍,為新中國建立起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形成合理的鋼鐵布局、推動鋼鐵工業現代化做出重要歷史貢獻。在新的時期,中冶賽迪肩負中冶集團打造冶金建設國家隊「領跑者」的使命和責任,引領中國冶金實現智能化、綠色化、低碳化、高效化發展。中冶賽迪是代表中國工程技術走向世界的知名品牌,率先實現中國鋼鐵工程技術從引進到輸出的轉變,承擔了一批「一帶一路」重點工程項目,推動國際產能與裝備合作,帶動中國冶金全產業鏈、全系統走向海外。

中冶賽迪將60餘年服務工業的領域知識與智能化信息化前沿技術相結合,構建起涵蓋智能化信息化平台、智能方法和產品、大數據和雲計算、自動化和數位化設計的五位一體大數據智能化生態體系。建設了基於自主晶片架構的數字基礎設施——賽迪雲,自主研發打造鋼鐵行業全流程實戰應用的工業網際網路平台,在鋼鐵行業實施了一系列全球首創性的智能製造項目,在全球範圍內率先實現了長流程鋼廠的智能製造。

中冶賽迪創新能力突出,建有國家工程技術中心等10餘個省部級以上研發平台,獲國家級科技成果獎40餘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13項、國家技術發明獎3項),擁有有效專利2000餘項,主編國際標準8項、國家標準106項。

(五)上海市政總院

成立於1954年,專業工程勘測設計品牌,主要從事規劃、工程設計和諮詢、工程建設總承包及項目管理全過程服務等業務,業務涉及綜合交通、地下空間、電氣自控、給水、排水等基礎設施建設行業各領域

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上海市政總院)成立於1954年,從事規劃、工程設計和諮詢、工程建設總承包及項目管理全過程服務。現擁有綜合交通、地下空間與地下工程學科和規劃、給水、排水、道路、橋樑、結構、城市軌道交通、鐵路、固廢、建築、水利水運、環境工程、城市園林景觀、燃氣、熱力、設備、技術經濟、信息技術、勘察、施工管理和工程總承包等專業,覆蓋基礎設施建設行業各領域,綜合實力位居國內同行前列。2008年獲得國家工程設計綜合資質甲級證書,2010年完成公司制和集團化改革,2012年總院資產注入上海建工(集團)總公司整體上市。

秉承「科學創新,誠信奉獻」的企業精神,貢獻社會,造福民生,累計完成19000多項各類工程勘察設計諮詢和EPC總承包,項目遍布全國所有省、市、自治區。上海的標誌性工程有:南浦大橋、楊浦大橋、盧浦大橋、東海大橋、長江大橋、滬寧高速公路、滬杭高速公路、南北高架道路、虹橋綜合交通樞紐、外灘交通綜合改造、磁浮列車示範運營線、軌道交通10號線、延安路中運量公交系統、青草沙水源地原水工程、長橋水廠、白龍港污水處理廠、合流污水治理工程、外灘濱水區綜合改造工程、外灘濱江景觀照明更新工程、迪士尼樂園、浦東世博公園、老港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白龍港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工程、嘉閔高架路(S32~莘松路)道路新建工程等。全國標誌性工程有:杭州地鐵5號線、烏魯木齊地窩堡國際機場樞紐、銀川濱河黃河大橋、寧波市北環快速路、深港西部通道深圳側接線、成都市二環快速路、都江堰西區水廠、拉薩納金水廠、金門自大陸引水、重慶雞冠石污水處理廠、昆明市第十一污水處理廠、廣州大學城地下綜合管廊、海口地下綜合管廊、佛山現代有軌電車、廈門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廠、福州倉山龍津陽岐水系綜合治理、鄭州新區污水處理廠、呼和浩特市快速路環線BRT工程、重慶鵝公岩軌道專用橋、環巢湖地區生態保護修復三期、南京市城東廢棄物綜合處置中心工程、湖南湘江新區智慧公交示範線、雄安新區容東片區、鄭州市民公共文化服務區南區地下空間項目、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三期、溫州市域鐵路S2線、佛山市文化中心博物館、長江岸線南京下關濱江段環境綜合整治、深圳市光明新區海綿城市、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設計及施工諮詢等等,在國內外樹立「SMEDI」高端品牌。

(六)中國移動設計院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直屬諮詢勘察設計單位,具有承擔各種規模信息通信工程、通信信息網絡集成、通信局房建築及民用建築工程的規劃、可行性研究、評估、勘察、設計、諮詢、項目總承包和工程監理任務的資質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設計院有限公司(China Mobile Group Design Institute Co., Ltd.)是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的直屬專業公司,是中國移動研發機構之一的「網絡規劃與設計優化研發中心」。公司發展歷史可以追溯到1952年,歷經郵電部北京設計所、郵電部北京設計院、中京郵電通信設計院、信息產業部北京郵電設計院、京移通信設計院有限公司,2001年正式劃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公司是中國工程諮詢協會副會長單位,中國工程標準化協會通信委員會的組建單位,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設計院有限公司是國家甲級諮詢勘察設計單位,具有承擔各種規模信息通信工程、通信信息網絡集成、通信局房建築及民用建築工程的規劃、可行性研究、評估、勘察、設計、諮詢、項目總承包和工程監理任務的資質;持有電子通信廣電行業(通信工程)甲級、電子系統工程專業甲級和建築行業(建築工程)甲級資質;具有信息系統集成及服務一級資質;具有承擔國家發展改革委委託投資諮詢評估資格;業已通過ISO國際質量管理體系和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承包工程經營資格證書》,可承接對外承包工程業務。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設計院有限公司專業齊全,機構完善,人才濟濟。公司本部設置14個職能部門,下設有線所、無線所、網絡所、信息能源所、規劃所和5G+創新業務所等6個專業所及信息建築業務部、網絡研究與設計優化研發中心,在黑龍江等省(市、自治區)設有23家分公司,並擁有全資子公司北京煜金橋通信建設監理諮詢有限責任公司。公司擁有職工近5000人,超過90%以上人員為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其中一級註冊建築師、一級註冊建造師、一級結構工程師、國家註冊諮詢工程師、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200餘人。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設計院有限公司技術力量雄厚,設計手段先進,服務質量優良。公司聚焦網絡領域規劃、設計、優化「三大」基礎業務能力,先後完成了一大批全國性的通信骨幹網工程和新技術首例工程的設計任務,為中國通信網絡的建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和保障。公司在信息能源、數據中心、網管、DICT(垂直行業)、軟體工作量評估、採購諮詢(招標代理)等新業務領域持續發力,研究成果有力支撐國家「十四五」大數據中心規劃布局,數字能源機櫃不斷助力數據中心降本增效,各項新業務均取得顯著成效。同時面向AaaS諮詢服務、專網、軟硬體集成等戰略業務開展研發創新,為中國通信行業 「數智化」轉型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和保障。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設計院有限公司以「成為一流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數智化科技型企業」為戰略願景,始終堅持創新發展,持續推進中國移動「力量大廈」戰略落地,持續提升企業影響力,確保企業在快速變化的市場中,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地發展,以適應國際、國內電信產業發展的需要。截至目前,公司獲取各類部級優秀項目獎800餘項。積極承擔或參與國家、行業技術標準制訂修訂工作,已發布且有效的國際標準31項、國家標準37項、行業標準222項,移動集團企業標準編制328項。中國移動通信集團設計院有限公司面向未來,將立足於中國移動專業化公司,秉承中國移動 「正德厚生 臻於至善」的核心價值觀,以「新型信息基礎設施數智化服務專家、數智化網絡建設與運維技術專家」為定位,以「成為信息服務建造技術應用創新者、一流解決方案提供者、支撐服務引領者」為目標,充分發揮技術牽引作用,不斷提高產品質量,提升服務水平,助力中國移動「創世界一流」示範企業和做「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主力軍」的總目標而努力奮鬥!

(七)鐵一院

成立於1953年,隸屬於中國鐵建,國內成立較早的大型綜合性鐵路勘察設計單位,業務涵蓋地鐵、輕軌、市域軌道交通、有軌電車、磁浮等多種類型的規劃研究和勘察設計,承擔過國內外多個項目的勘察設計諮詢監理任務

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鐵一院)成立於1953年,總部設在陝西省西安市,是國內成立較早的大型綜合性鐵路勘察設計單位,為中國鐵建全資子公司。

鐵一院城市軌道綜合設計實力躋身全國前列,承擔了全國30餘個城市的軌道交通業務,涵蓋地鐵、輕軌、市域軌道交通、有軌電車、磁浮等多種類型的規劃研究和勘察設計;在全國11個省區開展了20餘項旅遊軌道交通研究和設計,成為「交通+旅遊+N」模式的領軍者;持續拓展新型軌道交通、生態環保、TOD、站城融合(片區)開發等新興業務領域。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緊跟「一帶一路」倡議步伐,在全球40多個國家承攬了超過2000多公里的鐵路、公路、地鐵等項目勘察設計諮詢監理任務,逐步向國際高層次諮詢領域轉型升級。

鐵一院業務範圍涵蓋工程規劃、勘察、設計、諮詢、監理、總承包和房地產、資本運營、綜合物業開發等全過程、全產業鏈,擁有國家工程勘察、工程設計、工程監理及工程諮詢等20餘項各類甲級資質證書,通過ISO9001認證,建立運行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綜合管理體系,並獲得英國皇家UKAS認證。鐵一院建有「軌道交通工程信息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和「陝西省鐵道及地下交通工程重點實驗室」以及院士專家工作室、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鐵一院始終將人才和技術為企業發展的雙翼,現有員工4300人,集中了一批具有行業影響力的領軍人物,先後培養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8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6人,各類省部級人才近200人次,高級工程師以上人員2000餘人,各類國家註冊執業資格1200餘人次。建院以來,榮獲國家和省部級獎項1200餘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4項,一等獎3項,全國優秀工程勘察設計金獎11項。擁有專利技術1000餘項,其中發明專利160餘項,實用新型專利850餘項,摘得FIDIC(國際諮詢工程師聯合會)大獎13項。

(八)蘇交科JSTI

蘇交科是基礎設施領域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從事公路、市政、水工、鐵路、城市軌道、環境、航空和建築等行業的規劃諮詢、勘察設計、科研檢測、安全評價、節能環保、監理、工程總承包、PPP投融資、智慧城市及網際網路+的信息化業務

蘇交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交科」)是基礎設施領域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始終致力於提供創新性、引領性解決方案,打造國際化科技企業集團,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2012年1月10日,集團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並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股票代碼:300284)。2015年5月,「蘇交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揭牌。2016年,集團戰略聯合了全球領先的工程設計諮詢服務商——Eptisa Servicios de Ingenieria,S.L.(簡稱「Eptisa」)公司。

集團業務涉及公路、市政、水運、鐵路、城市軌道、環境、航空和水利、建築、電力等行業,提供包括投融資、項目投資分析、規劃諮詢、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工程檢測、安全諮詢、數位化智能化、項目管理、運營養護、資產管理、新材料研發的全產業鏈服務。目前已擁有108家子公司,在全球20多個國家設立分支機構,60多個國家開展項目,現擁有8000多名正式員工。

多年來,集團圍繞技術研發,堅持自主創新,取得了豐碩成果,先後榮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創新型企業」、「國家級智慧財產權示範企業」和「國家引進國外智力示範單位」,形成以2個國家級科研平台(新型道路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長大橋樑安全長壽與健康運維全國重點實驗室)為核心、20餘個部省級平台為支撐的平台群,對交通行業需求開展各類研究,多次獲得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專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際合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科技重大專項。

未來,蘇交科將持續立足本地、放眼全球,以數據底座、正向設計打造業務中台,以管理知識及能力沉澱為管理中台,以數位化、產業化為雙助推器,突破能力上限,打造行業內最具影響力的智庫型科技平台,助推行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九)華設設計

創始於1960年,國內先進的全過程諮詢技術服務商,深耕交通、城鄉兩大基礎設施領域,具備交通全行業(公路、鐵路、水運、航空)綜合設計能力的工程諮詢設計集團

華設設計集團(以下簡稱「華設集團」)創立於1960年,是中國先進的全過程諮詢技術服務商,前身為江蘇省交通規劃設計院,2014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整體上市(華設集團,603018),成為A股獨立上市的工程設計公司。華設集團在全球擁有6300多名員工,擁有諮詢綜甲、勘察綜甲、設計綜甲和城鄉規劃甲級即「三綜一甲」行業從業資質,先後榮獲590多項國家、省、部級諮詢、勘察、設計和科技獎項,以及國際橋樑大會亞瑟·海頓獎、國際諮詢工程師聯合會百年工程項目獎、美國土木工程協會傑出成就獎、英國建築協會優質工程獎等十多項國際大獎。

上市以來,華設集團深耕交通、城鄉兩大基礎設施領域,充分發揮資質高、專業全的特色,始終堅持多專業、跨行業融合發展,從江蘇走向全國,從規劃設計走向全生命周期服務,從基礎設施走向智慧、環保、新能源、裝配式建造、商業消費等新興專業領域,在交通規劃、全地形高速公路、千米級跨江大橋、超長水下隧道、航道港口、城市快速路、城市軌道交通、水利水務等細分市場擁有眾多技術品牌,成為一家具備交通全行業(公路、鐵路、水運、航空)綜合設計能力的工程諮詢設計集團。

當前,華設集團圍繞「數位化、產業化、平台化、國際化」,積極探索高質量轉型發展新路徑,以數據為關鍵生產要素,以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化技術為驅動,著力構建全場景、全過程數位化和SaaS化交付能力,不斷引領和推動中國交通行業數位化轉型和變革;圍繞「市場洞察—科技研發—成果轉化—產業化」全流程創新體系,重塑企業戰略、業務形態和商業模式,由業務鏈轉向價值鏈,由要素驅動轉向創新和資本驅動,打造華設第二增長曲線;構建政企、校企、產業三大合作生態圈,以及高效敏捷的業務前台、支持中台和戰略後台,圍繞「一個華設、一個品牌、一個標準」,不斷提升全球化資源整合和布局能力。

未來,華設集團將繼續高舉「走出去」和「卓越、極致」兩大戰略,肩負「讓世界更通達,讓城市更宜居」的企業使命,以「拼搏者」文化為內生動力,築牢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內核,致力於成為交通發展與城市建設的專業技術服務商,打造以規劃設計為入口的創新企業平台。

(十)五環工程

中國五環工程前身是創建於1958年的化學工業部第四設計院,現為中國化學全資子公司,以化工領域為主,集技術研發、工程科技、工程服務和實業運營為一體的國際工程公司

中國五環工程有限公司(簡稱「五環公司」),前身是創建於1958年的化學工業部第四設計院,現為中央企業中國化學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設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國家能源低階煤綜合利用中心,是全國文明單位和中國AAA級信用企業。

五環公司是一家集技術研發、工程科技、工程服務和實業運營為一體的國際工程公司,擁有工程設計綜合甲級資質,在氨及氨加工、磷化工、煤化工、石油化工、天然氣化工、油氣儲運、新材料、工業環保等領域,是中國具實力的工程公司之一,也是中國對外工程承包商的排頭兵,累計完成3000多項大中型設計項目和300多項EPC項目,其中境外項目200多項,共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獎項320多項。

五環公司擁有一支專業齊全、經驗豐富、勇於開拓的高素質人才隊伍,現有職工1200餘人,大學及以上學歷的員工超過95%,各類工程技術人員占員工總數的96%以上,其中國家和省部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行業設計大師6人,國家各類註冊執業工程師350多人。

五環公司構建了先進的計算機網絡平台體系和應用體系,能按國際通用模式開展工程設計和項目管理。擁有國際一流的工程設計、項目管理及辦公自動化等應用軟體和工程資料庫,以精湛卓越的技術實力確保了優質的工程質量。

五環公司高度重視QHSE管理,建立了國內一流的工程公司QHSE管理體系。獲得了英國勞氏質量認證(上海)有限公司頒發的質量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三項證書,高質量的體系運行管理已成為行業內典範。

五環公司始終堅持技術創新,在多個領域處於國內先進地位,取得眾多具有重大產業影響力的技術成果。開發並擁有了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自主智慧財產權技術,累積持有專利技術287項、專有技術21項。

在新的發展階段,五環公司將秉承「創建精品工程,成就客戶事業」的企業使命通過持續的技術進步和管理創新,為客戶提供先進的工程解決方案和一流的工程技術服務,與社會各界攜手走向美好未來! 

二、品牌優勢

在任何領域的企業成功,專利信息和起草標準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專利信息是企業創新的重要產物,它可以保護企業權益,提升企業競爭力;起草標準則是企業產品製造和服務領域的質量保障,有助於規範市場行為,提高行業基礎標準。

(一)中咨CIECC

表2:起草標準

標準號標準名稱發布日期實施日期
GB/T 40419-2021健康信息學 基因組序列變異置標語言(GSVML)2021-10-112022-05-01
GB/T 39091-2020工業餘熱梯級綜合利用導則2020-09-292021-04-01
GB/T 38680-2020工業低品位餘熱集中供熱系統技術導則2020-03-312020-10-01
GB/T 38678-2020淺層地熱能利用通用技術要求2020-03-312020-10-01
GB/T 36675-2018節能評估技術導則 公共建築項目2018-09-172019-04-01

(二)CRDC

表3:起草標準

標準號標準名稱發布日期實施日期
GB/T 39902-2021城市軌道交通中低速磁浮車輛懸浮控制系統技術條件2021-03-092021-10-01
GB/T 37423-2019城市軌道交通再生制動能量吸收逆變裝置2019-05-102019-12-01
GB/T 37120-2018軌道交通地理信息數據規範2018-12-282018-12-28
GB/T 28026.1-2018軌道交通 地面裝置 電氣安全、接地和回流 第1部分:電擊防護措施2018-12-282019-07-01
GB/T 28026.2-2018軌道交通 地面裝置 電氣安全、接地和回流 第2部分:直流牽引供電系統雜散電流的防護措施2018-12-282019-07-01

(三)SEI

表4:專利信息

序號專利號/專利申請號專利名稱
1ZL201310067950.1一種液化天然氣蒸發氣再冷凝系統及方法

表5:起草標準

標準號標準名稱發布日期實施日期
GB/T 26978-2021現場組裝立式圓筒平底鋼質低溫液化氣儲罐的設計與建造2021-12-312022-07-01
GB/T 40741-2021焊後熱處理質量要求2021-10-112022-05-01
GB/T 40297-2021高壓加氫裝置用奧氏體不鏽鋼無縫鋼管2021-08-202022-03-01
GB/T 14909-2021能量系統?分析技術導則2021-04-302021-11-01
GB/T 40029-2021液化天然氣儲罐用預應力鋼絞線2021-04-302021-11-01

(四)中冶賽迪MCC

表6:起草標準

標準號標準名稱發布日期實施日期
GB/T 31328-2014海水淡化反滲透系統運行管理規範2014-12-052015-06-01
YB/T 4960-2021冶金企業污染場地地下水抽提技術規範2021-05-172021-10-01

(五)上海市政總院

表7:專利信息

序號專利號/專利申請號專利名稱
1ZL201510907901.3一種超高效智能型複合式惡臭氣體處理裝置

表8:起草標準

標準號標準名稱發布日期實施日期
GB/Z 40846-2021工程諮詢 基本術語2021-10-112022-05-01
GB/T 40994-2021智慧城市 智慧多功能杆 服務功能與運行管理規範2021-11-262022-03-01
GB/T 40757-2021城市和社區可持續發展 潛力評估方法2021-10-112022-02-01
GB/T 40761-2021城市和社區可持續發展 改變我們的城市 GB/T 40759本地實施指南2021-10-112022-02-01
GB/T 40763-2021城市和社區可持續發展 商務區 GB/T 40759本地實施指南2021-10-112022-02-01

(六)中國移動設計院

表9:專利信息

序號專利號/專利申請號專利名稱
1ZL201110404649.6一種指令下發方法和設備
2ZL201010273995.0長期演進系統中特殊時隙的配置方法及裝置
3ZL200910091418.7一種網絡優化的方法及系統

表10:起草標準

標準號標準名稱發布日期實施日期
GB/T 15972.32-2021光纖試驗方法規範 第32部分:機械性能的測量方法和試驗程序 塗覆層可剝性2021-10-112022-05-01
GB/T 40994-2021智慧城市 智慧多功能杆 服務功能與運行管理規範2021-11-262022-03-01
GB/T 15972.31-2021光纖試驗方法規範 第31部分:機械性能的測量方法和試驗程序 抗張強度2021-08-202022-03-01
GB/T 39847-2021固定衛星通信業務地球站進入衛星網絡的驗證測試方法2021-03-092021-10-01
GB/T 39564.1-2020光纖到戶用多電信業務經營者共用型配線設施 第1部分:光纜交接箱2020-12-142021-07-01

(七)鐵一院

表11:起草標準

標準號標準名稱發布日期實施日期
GB/T 41217-2021城市地鐵與綜合管廊用熱軋槽道2021-12-312022-07-01
GB/Z 40846-2021工程諮詢 基本術語2021-10-112022-05-01
GB/T 39858-2021隧道預切槽設備2021-03-092021-10-01
GB/T 28026.3-2018軌道交通 地面裝置 電氣安全、接地和回流 第3部分:交流和直流牽引供電系統的相互作用2018-12-282019-07-01
GB/T 28026.2-2018軌道交通 地面裝置 電氣安全、接地和回流 第2部分:直流牽引供電系統雜散電流的防護措施2018-12-282019-07-01

(八)蘇交科JSTI

表12:專利信息

序號專利號/專利申請號專利名稱
1ZL201510116388.6纖維板材張拉裝置及其張拉方法
2CN201410579409.3用於景觀水體與河道整治的強化預處理防堵塞的人工濕地
3CN201620627463.5一種耐久型彩色罩面鋪裝結構
4CN201520542041.3一種預防螺栓脫落的結構
5CN201720474121.9測斜儀測頭撈取工具

表13:起草標準

標準號標準名稱發布日期實施日期
GB/T 41054-2021高性能混凝土技術條件2021-12-312022-07-01
GB/T 41055-2021預應力鋼筒混凝土管無損檢測(遠場渦流電磁法)技術要求2021-12-312022-07-01
GB/T 41057-2021預應力鋼筒混凝土管分布式光纖聲監測技術要求2021-12-312022-07-01
GB/T 26745-2021土木工程結構用玄武岩纖維複合材料2021-08-202022-03-01
GB/T 39559.2-2020城市軌道交通設施運營監測技術規範 第2部分:橋樑2020-12-142021-07-01
工程諮詢相關排行
工程諮詢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