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福證券研報稱,1)供給側拐點已至,光伏全球需求增長仍具韌性。供給:當前行業減產、防內卷等自律共識已形成,供給側改革預計貫穿2025年全年,有望助力行業儘快走出供給過剩的困境,供給側拐點已至;需求:預計2024/2025年全球新增光伏裝機為490/560GW,2025年同比增速達14%,需求仍有韌性。2)矽料行業限產共識已達成,12月多晶矽產量大幅降至9.36萬噸,疊加多晶矽期貨上市行業庫存及價格拐點或已逐步開啟,前二龍頭由於具備絕對成本優勢有望獲取超額收益。3)矽片行業自律減產聯盟明確,截至12月12日庫存已降至20GW左右,庫存周期不足半個月,預計隨著自律減產持續,矽片價格有望實現修復。4)電池主產業鏈裡面過剩程度最低環節,且由於產品不具備存儲特徵,因此庫存水平較低,若下游需求明顯提升則價格具備彈性;另外2025年電池新技術有望持續進行疊代,其中TOPCon仍具備降本增效空間,xBC產能有望加速擴張,HJT或在海外市場具備擴產基礎。5)當前膠膜價格已至底部區間,龍頭福斯特憑藉規模效應、採購成本優勢等和二三線明顯拉開盈利差距,強者恆強屬性凸顯;若下游組件價格實現回升,膠膜價格或能跟隨回暖。6)銀漿環節主要受益於電池片技術疊代帶來的新產品加工費溢價,從而實現盈利能力的提升,展望2025年預計少銀化/無銀化將是貫穿全年的重點降本方向,尤其關注銅漿技術進步及應用進展。建議關註:鈞達股份、通威股份、協鑫科技、德業股份、福斯特等。
截至1月23日,已有26家光伏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業績預告,其中20家業績預虧。過去一年,光伏行業面臨內卷式惡性競爭等問題,導致產品價格下滑、資產減值計提增加,這也是企業業績預虧的主要原因。中泰證券投資顧問鄧天向新京報零碳研究院表示,光伏產業鏈各環節價格已處於歷史低位,且光伏政策不斷加碼。鄧天表示,在政策加持下,2025年行業供需格局有望迎來底部反轉,帶動新技術資本開支。(貝殼財經)
中信證券研報稱,在光伏產業鏈量、價、利觸底的情況下,隨著需求端有望逐步復甦並穩健增長,而供給側通過行政約束、自律限產和市場化出清等手段,且有望受益於潛在的改革政策落地,行業有望迎來基本面修復。短期看,我們預計隨著2025Q1末旺季來臨,產業鏈量利有望開啟反彈行情;中期看,隨著落後產能加速實質性出清,光伏供給側有望於2025H2逐步重構,具備技術、成本、資金和全球化解決方案服務能力優勢的龍頭廠商有望率先引領行業反轉。
中國報告大廳聲明:本平台發布的資訊內容主要來源於合作媒體及專業機構,信息旨在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參考視角,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市場動態和行業趨勢,並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指導,任何基於本平台資訊的投資行為,由投資者自行承擔相應的風險和後果。
我們友情提示投資者: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