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分析 太陽能 內容詳情
光伏組件市場亂象與頭部企業「防偽「行動升級
 光伏 2025-03-19 23:22:56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總標題以行業痛點切入)

  在政策激勵和市場需求雙重推動下,中國光伏產業正經歷新一輪發展浪潮。然而,在分布式項目搶裝潮與供應鏈波動交織的背景下,光伏組件市場卻曝出真假產品混戰的新隱患。天合光能、愛旭股份等頭部企業近期密集發布的"防偽"聲明,揭開了行業渠道亂象的冰山一角。這場涉及代工模式爭議與政策窗口期博弈的風波,正推動光伏產業加速走向規範化發展。

  一、頭部企業聯合發布"防偽"聲明應對市場亂象

  天合光能和愛旭股份同步發出警示:部分非授權渠道銷售疑似品牌組件產品,可能引發質量缺陷、售後缺失等多重風險。兩家公司強調,未經官方認證的渠道購買存在價格異常、維權困難等問題,呼籲客戶通過正規途徑採購。此類聲明背後反映當前光伏市場供需失衡的現狀——儘管全球組件產能已突破1000GW,但特定版型產品仍出現供應緊缺。

  二、代工模式爭議與非授權產品風險凸顯

  行業普遍存在委託加工現象:品牌企業將訂單分包給其他廠商生產,最終以自身品牌交付。這種OEM/ODM合作雖提升效率,卻為市場留下監管盲區。部分未通過質量檢驗的代工產品若流入非官方渠道,則可能被認定為"非授權商品"。有企業透露,某光伏公司提出"共享產能"概念後,代工需求激增導致市場出現灰色交易空間。

  三、政策窗口期催生搶裝潮加劇供需矛盾

  國家發改委2月發布的新能源電價新政設定了6月1日關鍵節點,促使分布式項目進入衝刺階段。數據顯示,工商類分布式訂單量在春節後陡增,而組件庫存卻維持低位。這種"低庫存高需求"的市場環境,使主流品牌產品出現階段性緊缺。分析指出,距政策切換僅剩三個月窗口期,搶裝潮可能持續至5月底。

  四、行業規範化與消費者權益保護成焦點

  此次風波折射出光伏產業在快速擴張中的管理短板:如何平衡產能共享與質量管控?怎樣建立覆蓋全產業鏈的追溯體系?頭部企業的"防偽"行動已釋放明確信號——通過規範授權渠道重建市場秩序。隨著政策調整帶來的行業洗牌,未來或有更多企業效仿此類措施,在保障消費者權益的同時維護品牌價值。

  總結來看,光伏組件市場的亂象本質是產業快速發展與監管機制滯後的矛盾縮影。頭部企業的主動出擊不僅有助於淨化市場環境,更為行業構建良性生態提供了範本。在政策導向和技術疊代的雙重驅動下,光伏產業正通過規範化進程實現從規模擴張向質量發展的關鍵轉型。

延伸閱讀

國金證券:光伏產業鏈景氣修復持續進行時(20250331/08:46)

國金證券認為,光伏產業鏈景氣修復持續進行時,玻璃4月盈利水平有望繼續大幅改善,測算頭部電池片產能已實現盈利,各地新能源市場化交易新政緊鑼密鼓制定中;重申4月內板塊將迎來對需求側悲觀預期的修正、以及股價對基本面右側的追趕。

光伏產業鏈迎價格反彈 機構預估二季度達高峰(20250328/03:55)

近期,光伏行業消息不斷。3月以來,矽片價格在分布式需求拉動下上漲,行業庫存維持低位;電池片環節因G12R組件排產占比提升,價格連續五周上漲;光伏玻璃受組件開工率提升帶動,3月庫存天數環比明顯下降,價格持續上行。 上海有色網SMM數據顯示,分布式TOPCon組件182、210、210R三種型號價格均創下近期新高,達到0.757元/瓦至0.767元/瓦不等。 業內普遍認為,光伏產業鏈的漲價,與「搶裝潮」有關。1月底、2月初相關部門接連公布光伏發電和新能源電價相關規定,4月30日之前併網的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項目可以全額上網,享受較高的補貼電價;而4月30日之後併網的項目,則只能選擇自發自用或部分上網模式,無法再進行全額上網銷售。從5月31日起,新投產的分布式光伏項目原則上全部電量進入電力市場交易,通過競價形成電價,並建立「新能源可持續發展價格結算機制」,通過「多退少補」差價結算穩定收益預期,不再享受國家補貼。為爭取原有政策紅利,企業紛紛趕在這兩個節點前搶裝,拉動光伏產品需求激增。 根據集邦諮詢最新調查,中國政策刺雷射伏產業整體需求,組件供給出現緊張氣氛,預期3月和4月的需求將出現小高峰,可能順勢帶動第二季度產業鏈價格上升,尤其是分布式光伏項目將於第二季度達到裝機高峰。(證券時報)

中國報告大廳聲明:本平台發布的資訊內容主要來源於合作媒體及專業機構,信息旨在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參考視角,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市場動態和行業趨勢,並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指導,任何基於本平台資訊的投資行為,由投資者自行承擔相應的風險和後果。

我們友情提示投資者: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光伏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