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快遞行業已成為現代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促進快遞業的健康發展,保障快遞安全,保護用戶合法權益,國家制定了一系列法規和措施,旨在構建一個高效、安全、綠色的快遞服務體系。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快遞行業競爭格局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分析報告》指出,快遞業的發展應遵循市場主導、保障安全、創新驅動、協同發展的原則。通過構建普惠城鄉、技術先進、服務優質、安全高效、綠色節能的快遞服務體系,推動行業整體水平的提升。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支持企業創新商業模式和服務方式,確保政府行為符合公平競爭要求,維護快遞業競爭秩序。
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利用快件從事危害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權益的活動。除有關部門依法檢查外,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非法檢查他人快件。國務院郵政管理部門負責全國快遞業的監督管理,與公安、國家安全、海關、市場監督管理等部門相互配合,建立健全快遞安全監管機制,加強對快遞業安全運行的監測預警。
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依法取得快遞業務經營許可,並根據業務需要開辦快遞末端網點,自開辦之日起20日內向所在地郵政管理部門備案。企業應保護從業人員的合法權益,加強職業操守、服務規範、作業規範、安全生產、車輛安全駕駛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訓。
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在寄件人填寫快遞運單前,應提醒其閱讀快遞服務合同條款,告知相關保價規則和保險服務項目。寄件人交寄快件應如實提供寄件人姓名、地址、聯繫電話等信息。企業應規範操作,防止造成快件損毀,並將快件投遞到約定的收件地址、收件人或代收人,告知收件人或代收人當面驗收。
寄件人交寄快件和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收寄快件應遵守禁止寄遞或限制寄遞物品的規定。企業應建立快遞運單及電子數據管理制度,妥善保管用戶信息等電子數據,定期銷毀快遞運單,採取有效技術手段保證用戶信息安全。快遞包裝應符合寄遞生產作業的要求,節約使用資源,避免過度包裝,防止污染環境。
郵政管理部門應加強對快遞業的監督檢查,重點檢查企業是否依法取得快遞業務經營許可,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並有效實施,是否妥善處理用戶投訴,是否落實快遞包裝有關管理制度和強制性國家標準。未取得快遞業務經營許可從事快遞活動的,由郵政管理部門依法予以處罰。
通過上述措施,國家旨在構建一個高效、安全、綠色的快遞服務體系,保障快遞安全,保護用戶合法權益,促進快遞業的健康發展。快遞行業將在規範與創新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為現代經濟注入更多活力。
花旗發表研究報告指,中通快遞有信心達成今年包裹增長20%至24%的預測,即市占率可擴張0.8至1.5個百分點。管理層認為,除非同業的財務狀況較差,否則利潤下滑對獲取市場份額而言是可以接受的。該行認為,中通快遞擴大份額對加快市場整合及利潤率有正面作用,目標價由24.2美元上調至26.4美元,維持「買入」評級。
中國報告大廳聲明:本平台發布的資訊內容主要來源於合作媒體及專業機構,信息旨在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參考視角,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市場動態和行業趨勢,並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指導,任何基於本平台資訊的投資行為,由投資者自行承擔相應的風險和後果。
我們友情提示投資者: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