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當前我國棕櫚油市場呈現供需雙弱格局。進口利潤持續倒掛導致買船量維持低位,疊加終端消費疲軟抑制補庫意願,港口庫存難以快速累積。隨著國際產地挺價及政策利好支撐成本端,預計8月國內現貨價格重心將緩慢上移至9000元/噸附近,但需警惕需求復甦不及預期的風險。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十五五棕櫚油行業發展研究與產業戰略規劃分析預測報告》指出,2025年7月我國棕櫚油進口利潤延續虧損態勢。以華南地區24度棕櫚油為例,當月平均現貨價格8848元/噸,理論進口利潤均值-82元/噸,較6月擴大81元/噸的虧損幅度。成本端壓力主要來自產地報價攀升:出口商針對8月船期報價因美生柴政策提振及宏觀情緒改善連續推高外盤價格;而國內受基差走弱拖累,跟漲節奏明顯滯後於國際市場。
2025年1-6月我國累計進口棕櫚油139.3萬噸,同比減少12.16%。儘管6月單月到港量回升至41.08萬噸(環比增長93.98%),創近兩年新高,但此系前期延遲船貨集中抵港所致。當前買船進度顯示7-9月採購量僅約30萬噸,表明在持續虧損的進口利潤下,市場採購意願仍受顯著抑制。供需兩端均呈現"弱現實"特徵:供應端受限於成本制約,需求端因豆棕價差倒掛限制消費空間。
當前港口庫存尚未形成明顯壓力,主要源於兩方面因素:其一,進口節奏被利潤約束在較低水平;其二,終端用戶維持剛性採購策略。若四季度餐飲業旺季來臨前出現補庫需求釋放,則現有到港量難以快速推高庫存水平。這種動態平衡將為基差企穩提供支撐,同時產地挺價行為通過成本傳導機制持續對國內價格形成托底。
預計2025年8月棕櫚油現貨價格將在8850-9200元/噸區間震盪走高。驅動因素包括:產地減產預期支撐外盤堅挺、美生柴政策落地提振需求前景,以及國內低庫存狀態下終端補庫可能帶來的階段性供需錯配。但需關注兩個風險點:一是馬來西亞MPOB月報可能修正產量預估;二是主要進口國關稅調整(如印度特殊附加稅)對全球貿易流向的影響。
來看,我國棕櫚油市場正經歷成本驅動型定價階段。供應端受制於利潤倒掛形成的天然調節機制,需求端則在餐飲復甦與價差替代效應間尋求平衡。短期內價格上行空間受限於終端消費能力,但若國際供需格局持續偏緊,則不排除出現超預期上漲行情。市場主體需密切跟蹤產地庫存變化及政策動向,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把握波段操作機會。
儘管大豆壓榨量增加,但預計2024/25年度全球植物油產量仍下調90萬噸至2.281億噸,因為豆油產量的增長被棕櫚油產量的下降所抵消。由於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泰國的產量下降,預計棕櫚油產量減少130萬噸至7820萬噸。
中國報告大廳聲明:本平台發布的資訊內容主要來源於合作媒體及專業機構,信息旨在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參考視角,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市場動態和行業趨勢,並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指導,任何基於本平台資訊的投資行為,由投資者自行承擔相應的風險和後果。
我們友情提示投資者: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