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新能源產業蓬勃發展的背景下,我國鋰電池產業鏈正加速向智能化、自動化方向升級。作為國內領先的物料處理系統供應商,宏工科技今日正式於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其核心業務與鋰電行業深度綁定的發展路徑引發市場關注。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鋰電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宏工科技專注於為鋰電池生產提供高精度的物料輸送、混合及包裝解決方案,在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製造環節占據重要地位。憑藉技術積累,公司已與包括寧德時代、比亞迪、中創新航等在內的多家行業龍頭建立穩定合作關係。這些頭部企業的訂單需求不僅驗證了公司的技術實力,也為後續市場拓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財務數據顯示,宏工科技2022年至2024年營業收入分別為21.78億元、31.98億元和21.63億元,歸母淨利潤則從2.98億元增至3.15億元。儘管公司預計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可能下降8.94%11.30%,歸母淨利潤降幅或達22.21%36.35%,但行業分析師指出,當前鋰電產業鏈正經歷結構性調整,短期波動不改長期增長邏輯。
鋰電池產能擴張放緩疊加技術疊代加速,對設備供應商的響應速度和成本控制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宏工科技在保持核心業務優勢的同時,也在積極布局新型材料處理系統及智能化產線研發,以應對行業需求分化帶來的挑戰。其技術儲備能否持續匹配頭部客戶的技術升級方向,將成為未來業績的關鍵變量。
總結:作為鋰電自動化賽道的代表企業之一,宏工科技通過綁定頭部客戶實現了快速成長,但面對行業周期波動和競爭加劇的壓力,公司需進一步強化技術研發與成本管控能力。此次上市將為其在高端裝備領域的戰略布局提供資金支持,也為投資者觀察新能源產業細分領域提供了重要窗口。
華泰證券研報表示,鑫欏鋰電發布鋰電產業鏈5月預排產,總體排產環比稍降,華泰證券認為主要系國內強制配儲政策取消對大儲需求短期影響,以及美國加征關稅衝擊對美出口的儲能電池。長期而言,國內新車型新技術不斷推出,歐洲及亞非拉儲能市場前景向好,華泰證券看好鋰電產業鏈供需邊際持續改善,建議關注格局較好的電池、結構件、負極龍頭,以及受益於高壓密升級的鐵鋰正極龍頭。
中國報告大廳聲明:本平台發布的資訊內容主要來源於合作媒體及專業機構,信息旨在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參考視角,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市場動態和行業趨勢,並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指導,任何基於本平台資訊的投資行為,由投資者自行承擔相應的風險和後果。
我們友情提示投資者: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