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鋰電行業可行性研究是對擬建項目有關的自然、社會、經濟、技術等進行調研、分析比較以及預測建成後的社會經濟效益的基礎上,綜合論證項目建設的必要性,財務的盈利性,經濟上的合理性,技術上的先進性和適應性以及建設條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從而為投資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鋰電行業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用途
北京宇博智業投資諮詢有限公司可行性研究業務中心擁有畢業於國內外知名高校的技術人才組成的專業化團隊,和由政府領導、權威專家組成的顧問團隊。截止目前,已經完成300多個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受到了客戶的廣泛讚譽。
光大證券近日研報指出,光儲平價推動儲能持續性。本輪光儲LCOE大幅下降驅動儲能需求快速增長,在經濟水平相對較低、對經濟性的敏感度更高的亞非拉等新興市場的彈性更為明顯。綜合考慮經濟水平、光照條件、電源結構、電價水平,亞非拉新興市場的儲能需求將持續景氣。歐洲財政及海外政策風險導致需求可預測性較低,供給較難成為剛性約束,但可預測性更強。據供需平衡測算,鋰電各環節過剩幅度均在2025年減輕,產能出清即將完成。鋰電板塊位於歷史估值低位、周期底部位置。行業供給持續收縮、融資收緊擴張能力不足,開工率帶動盈利周期觸底回升。儲能需求的持續性強、歐洲碳排放約束下增速恢復,有望驅動2025年鋰電需求保持25%增速。
東方證券研報指出,鋰電基本面利空出盡,估值見底修復。隨著2023年年報/2024年一季報落地,鋰電利空因素已經排除,更需要關注量/價/估值端的利好因素,如量端排產上行、價端見底企穩甚至出現部分反彈、估值端以舊換新的積極影響,在多重因素綜合作用下,東方證券認為機會大於風險,國內鋰電環節EPS和估值端的修復有望成為趨勢。
東吳證券研報指出,海外電池廠全球份額略有下降,盈利能力相對較低,未來主要發力北美市場。國內電池廠技術進步都較為顯著產品具備較強的成本優勢,並加速布局海外市場。鋰電整體需求未來預計複合增速20%—25%,電池行業格局穩定,成本曲線較為陡峭,國內價格已降至底部,隨著產能利用率提升,盈利預計迎來拐點。看好鋰電行業的投資機會,看好中國鋰電池企業的成長。
中信證券指出,若國家為車企和電池企業提供資金鼓勵全固態電池的研發,固態電池從實驗室到量產應用的進程或有望加速,將優先拉動上游設備商的訂單需求。目前國內頭部鋰電設備商與下遊客戶合作積極進行固態電池設備的研發,推動固態電池產業化進程,有望在固態電池時代仍保持領先優勢。我們看好在國家政策支持下固態電池產業鏈快速發展。維持鋰電設備行業「中性」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