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產業鏈欣欣向榮的市場局面下,各種問題混雜纏繞。儘管今年7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出現了環比下滑態勢,但其上游鋰電行業卻依舊熱度不減。日前由鋰電大數據主辦、起點研究等協辦的「2016第三屆中國鋰電產業峰會暨鋰電百強企業尋訪數據發布會」便展現了冰山一角,現場座無虛席、人山人海。
記者現場了解到,本次峰會共有全國超過400位鋰電產業鏈CEO、專家等出席,業內集中對鋰電產業未來發展趨勢、動力電池新國標對鋰離子電池行業的影響、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電動汽車電池的使用和安全等話題進行了探討。
起點研究CEO李振強在會上表示,從中國鋰電池競爭格局來看,行業集中度遠低於國外。2015年全球中國鋰電池前10的市場集中度為44.4 %,前10強中有隻有一家沒有涉及動力電池。李振強預測,到2018年中國鋰離子電池市場規模將達到96.11GWH,未來3年複合增長達25%,EV保持40%以上複合增長,而ESS市場爆發預計在2018年。
而從鋰電材料來看,該領域產量激增,國內企業表現出色。李振強指出,正極材料市場方面,2016上半年全球產量為10.25萬噸,中國為5.1萬噸;負極材料市場方面,2016上半年全球負極材料產量為6.68萬噸,中國為 3.96萬噸;隔膜市場方面,2016上半年全球隔膜產量為7.9億平米,同比增長20.8%,中國隔膜產量為4.0億平米,同比增長31.6%。
值得一提的是,當前鋰電行業併購、擴產熱度也不減。據李振強介紹,2016年上半年,鋰電行業共發生30起併購案件,另外,鋰電上游材料企業也正紛紛擴產。
行業火熱的背後,問題亦不容忽視。中國微型電動車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副秘書長羅會明在會上指出,隨著動力電池市場的發展,電池壽命短、安全事故頻發、電池回收難、性能下降快等問題也制約了動力電池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因此,羅會明建議企業要「 面向市場需求,安全優先,垂直、橫向聯合紮實進行技術攻關,多參加行業交流,做好細分市場,積極參與標準起草和討論,注重環保和回收,不要過度依賴政府補貼」。
下半年走勢分析
(一)市場驅動效果進一步顯現
由於明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將退坡,降幅達到20%,因此部分新能源汽車企業會在下半年加大推廣力度,推動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增速繼續提升。同時,下半年是全球消費電子產品消費旺季,加上iPhone 7面世,手機市場將迎來一波產銷高潮。因此,下半年新能源汽車和手機還將延續上半年快速發展勢頭,帶動鋰離子電池市場持續擴大。預計全年我國鋰離子電池產量將達到66億隻,同比增長17.8%。而鋰離子動力電池市場規模有望達到35GWh,約占鋰離子電池市場總規模的60%。
(二)動力電池價格將出現跳水
從2014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儘管鋰離子動力電池產量快速提升,但市場基本處於供需平衡狀態,產品價格基本保持穩定。展望下半年,一方面是市場供需平衡被打破,動力電池的供給能力明顯大於市場需求,市場競爭開始加劇;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使得未進入《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範條件》公告目錄的動力電池生產企業將難以獲得訂單。因此,部分企業為了爭取新能源汽車企業的訂單,肯定會採取降價方式,繼而引發動力電池價格戰,價格明顯下降可期。
(三)配套材料供需仍將偏緊
從上半年的情況看,包括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等在內的配套材料生產企業基本上處於滿負荷運轉狀態,部分上市公司披露的運營數據證實了這一點。儘管配套材料骨幹企業在過去一年也在積極擴大產能,但由於投產周期、客戶驗證時間等限制,產能釋放速度較慢。展望下半年,鋰離子電池產量還將保持快速增長態勢,而配套材料供給能力增長有限,市場供需還將維持偏緊狀態,相關產品價格可能攀升。
展望下半年,鋰離子動力電池需求還將延續快速增長勢頭,預計全年我國鋰離子電池產量將達到66億隻,但行業競爭進一步加劇。更多相關行業分析請查閱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鋰電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