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分析 宏觀經濟 內容詳情
惠譽:2026年美國多元化工業及資本品製造業展望「中性」(20251128/02:38)
 製造業 2025-11-28 02:38:40

惠譽評級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2026年美國多元化工業及資本品製造業的行業展望為「中性」。技術與能源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為行業需求提供了支撐,但部分終端市場出現的周期性疲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這一積極影響。惠譽預計,儘管面臨關稅及地緣政治風險等不利因素,該行業的財務表現仍將保持穩定。

延伸閱讀

中信證券:重點關注資源/傳統製造業重估和企業出海,關注高切低帶來的輪動機會,組合配置包括化工、電新、創新藥、存儲、保險、證券、遊戲、酒店、博彩等方向(20251128/08:17)

中信證券研報稱,11月末全球風險資產的波動表面是流動性問題,本質是風險資產對於AI單一敘事過於依賴。在增量資金越來越多的以左側穩健型資金為主的資金生態下,A股/港股未來可能更多地像美股一樣出現「急跌慢漲」,對需要增配權益的投資者而言,當下風險的提前釋放給了年末重新增配A股/港股、布局2026年的契機。我們依舊看好中國在全球有份額優勢的行業對應的龍頭企業,講出「供應在內反內卷,需求在外出利潤」的敘事,不斷提升在全球的定價權,重點關注的行業包括化工、有色和新能源等。企業出海依舊是打開利潤和市值空間的重要方式,A股從本國敞口的新興市場定位向全球敞口的成熟市場定位過渡也依舊是時代特徵,重點關注的行業包括創新藥、電力設備等。站在高切低的視角來看,不擁擠的品種輪動(證券、保險、酒店、博彩、遊戲等)也有望迎來配置機會。此外,AI 發展驅動存儲漲價,此邏輯下相關廠商有望受益。

黃奇帆:要把生產性服務業當作和製造業一樣重要的實體經濟(20251123/14:53)

第十屆復旦首席經濟學家論壇於11月23日在上海舉行。中國金融40人論壇學術顧問、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常務副主席、重慶市原市長黃奇帆出席並演講。 談及中國式現代化的產業體系,黃奇帆認為,在2040年以前,中國製造業的比重不要低於25%。他指出,曾經歷經十年時間,製造業比重從40%迅速降到26%-27%,降了十幾個點,有點脫實向虛,「十四五」期間穩住了,現在是27%。「我認為一直到2040年,都應該一直穩在25%,不要像美國製造業比重10%、歐洲12%。」(睿見)

中國報告大廳聲明:本平台發布的資訊內容主要來源於合作媒體及專業機構,信息旨在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參考視角,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市場動態和行業趨勢,並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指導,任何基於本平台資訊的投資行為,由投資者自行承擔相應的風險和後果。

我們友情提示投資者: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熱門推薦

製造業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