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人們對健康食材和特色農產品需求日益增長的當下,羊肚菌作為珍稀食藥用菌,其產業發展備受關注。2025年,羊肚菌行業呈現出種植規模持續擴張、市場需求不斷攀升的趨勢。據統計,從2012年到2023年,全國羊肚菌栽培面積從67hm²增長到突破29820hm²,規模增長迅速。漢中地區憑藉適宜的氣候條件,成為我國羊肚菌的重要種植區域,深入探究其種植現狀與發展策略,對把握2025年羊肚菌行業趨勢具有重要意義。
(一)國內羊肚菌種植全景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羊肚菌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栽培規模與分布:近年來,國內羊肚菌商業化栽培規模持續擴大,從2012年到2023年,栽培面積增長迅猛。目前,羊肚菌種植已拓展至28個省,陝西、四川、貴州等多個省份因環境適宜,成為主產區。這些地區的羊肚菌產業快速發展,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助力鄉村振興中發揮著關鍵作用。
主要種植品種:羊肚菌屬包含多個支系,國內可人工栽培的羊肚菌有9種,其中六妹羊肚菌、七妹羊肚菌和梯棱羊肚菌可商業化栽培,六妹羊肚菌的種植規模最大,占全國總種植面積的85%以上。
主要栽培模式:國內羊肚菌的栽培模式多樣,包括大田栽培、林下栽培和室內栽培等。大田栽培成本較低,適合大規模種植,但易受氣候影響;林下栽培成本投入低,但同樣受環境制約;室內栽培出菇相對容易,但對菌種和環境要求高,成本也高。目前,設施栽培模式逐漸興起,通過搭建雙層拱棚及小拱棚來降低環境對羊肚菌生長的影響,有望成為未來的發展方向。
(二)漢中地區羊肚菌種植現狀
種植品種及模式:漢中地區氣候溫潤,適合羊肚菌生長。該地區羊肚菌種植以六妹羊肚菌為主,占總種植面積的95%以上。在種植模式上,均為冬播春收加設施化栽培。低海拔地區多採用「平棚+小拱棚」的栽培模式,這是在川渝地區大田栽培基礎上的改良,能緩解溫度和雨水對羊肚菌生長的影響;中高海拔地區則多採取「大棚+小拱棚」的栽培模式,以應對風、雨、雪、低溫等不利氣候。部分地區如留壩縣火燒店鎮和南鄭區周家坪鎮採用雙層大棚,可有效抵禦極端天氣。
種植效益分析:漢中地區不同種植基地的羊肚菌產量差異較大,最低為50kg/畝,最高可達700kg/畝。由於地理條件不同,羊肚菌品質參差不齊,收購價格也相差較大,干品價格區間為600-900元/kg,鮮品為15-80元/kg,各基地畝產值差異明顯。經對比,六妹羊肚菌平均畝產量較高,且產值也較高,在抗性方面表現更優,更適合在漢中地區種植。從種植模式來看,「大棚+小拱棚」模式產量最高,能為羊肚菌生長提供適宜且穩定的溫度條件,較易實現穩產、高產。
(一)菌種質量參差不齊
羊肚菌遺傳特性不穩定,容易出現「退化」現象。部分菌種企業標準化生產程度低,菌種製備技術不成熟,許多栽培種未經過小規模出菇試驗就投入市場,導致出現不出菇、幼菇死亡率高、抗性差、產量低等問題。同時,菌種市場混亂,以次充好的現象較為突出。
(二)種植管理技術待提升
漢中地區的羊肚菌栽培技術多借鑑川渝地區,未能完全做到因地制宜,存在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在菌種運輸及儲存過程中,溫度、濕度、氧氣含量等條件不適宜,會損傷菌絲,降低菌種質量。播種時間不合理,11月中旬之前播種可能遭遇高溫,導致菌絲無法生長甚至死亡;12月以後播種,氣溫偏低,菌絲營養生長不足,影響來年出菇。遮陽網行業亂象嚴重,遮陽率不標準,影響羊肚菌生長。土壤濕度管理不當,過濕或過干都會對羊肚菌的生長發育造成不利影響。催菇管理不當,部分種植戶澆水方式不合理,導致大量原基死亡。採收標準不統一,采後加工也不規範,影響羊肚菌的品質和商品價值。此外,病蟲害防治手段缺乏,紅體病、白黴病以及菇蚊等病蟲害嚴重影響羊肚菌的產量和品質,部分種植戶在病蟲害發生後未能採取有效防治措施。
(三)產品結構較為單一
漢中地區的羊肚菌主要以干品銷售為主,鮮品銷售為輔,在精深加工及副產品開發方面水平偏低,缺少高附加值產品,產業鏈條有待進一步完善。
(一)加大菌種研發力度
針對漢中地區的地理條件,開展優新菌種選育、提純復壯及保藏技術攻關工作。通過加強菌種遺傳穩定性研究,優化菌種生產工藝,改善生產條件,提高菌種質量和產量,從源頭上保障羊肚菌產業的健康發展。
(二)構建標準化種植體系
依據漢中及毗鄰地區的氣候和資源條件,建立秦巴山區羊肚菌規範化種植技術規程,並建設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積極推廣規範化種植技術,聘請專家進行技術指導,培養專業種植人才,建立健全羊肚菌菌種製備、栽培管理、採收保藏、加工儲存等環節的技術標準及體系,提升整體種植管理水平。
(三)拓展產品深加工領域
漢中地區應積極延長羊肚菌產業鏈條,開發深加工產品。羊肚菌行業分析指出,目前,國內羊肚菌牛肉醬、保健酒、脆粒、酸奶、多糖飲品等產品的加工工藝已趨於成熟,漢中地區可依託自身豐富的文旅資源,打造羊肚菌快銷產品,增加產品附加值,提高產業綜合效益。
漢中地區在羊肚菌種植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和潛力,但目前也面臨著菌種質量、種植管理技術和產品結構等方面的問題。2025年,羊肚菌行業發展機遇與挑戰並存,對於漢中地區而言,通過加大菌種研發投入、建立標準化種植體系和拓展產品深加工領域等措施,有望解決現存問題,推動羊肚菌產業快速健康發展。這不僅能促進漢中地區食用菌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還將為鄉村產業振興注入強大動力,順應羊肚菌行業規模化、標準化、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