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註:本文基於截至2024年4月3日的國際市場動態及歷史價格走勢進行分析)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黃金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近期美國對多國商品加征「對等關稅」,引發全球大宗商品市場劇烈波動。黃金作為典型的避險資產,價格在亞盤時段突破3160美元/盎司的歷史新高;銅市則因貿易流調整和庫存分化呈現複雜走勢。本文通過梳理政策影響路徑及品種特性,剖析黃金與銅的短期與中長期趨勢,並結合數據揭示市場核心矛盾。
受關稅政策不確定性加劇的影響,國際金價於4月3日亞盤早盤站上3160美元/盎司關口,刷新歷史記錄。分析顯示,黃金作為宏觀風險對沖工具,在地緣政治與貿易摩擦的雙重壓力下持續獲得資金流入。當前突破3100美元的心理價位後,市場對後續政策博弈方向尤為敏感:若關稅爭端緩和,金價可能因避險需求降溫而回調;但若衝突升級,則黃金的避險溢價將進一步推升價格。
美國加征關稅導致全球銅供應鏈提前布局。數據顯示,COMEX(紐約商品交易所)銅庫存自年初以來持續攀升,而LME(倫敦金屬交易所)銅庫存同步下降,兩者價差一度擴大至1500美元/噸。此外,美國廢銅出口量顯著下滑,進一步加劇市場供需錯配。儘管短期價格因進口囤貨行為反彈,但分析師指出,若後期美國經濟衰退風險顯現,COMEX的高庫存將對銅價形成明顯壓制。中長期看,關稅政策可能中斷現有貿易流,導致需求真空期出現,全球銅價或回吐近期漲幅。
從品種屬性對比可見,黃金受宏觀風險情緒主導的特徵顯著強於銅。當經濟不確定性上升時,黃金作為「安全資產」獲得溢價;而銅更多反映實體需求與產業政策影響。當前金價突破3160美元的背後,既包含對沖關稅成本的實際需求,也隱含市場對未來通脹壓力和貨幣政策調整的擔憂。相比之下,銅價波動則更依賴於貿易流重構後的供需平衡修復進程。
1. 政策博弈:若美國後續關稅措施溫和收斂或達成協議,黃金可能面臨階段性回調壓力;反之,衝突持續將強化其避險地位。
2. 經濟衰退預期:若全球經濟增長放緩超預期,則黃金的抗通脹屬性將吸引更多配置資金。
3. 美元流動性變化: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寬鬆或收緊,均會對黃金定價產生結構性影響。
總結
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在短期內重塑了大宗商品市場的風險結構,黃金憑藉其避險功能繼續領漲貴金屬板塊,並創下歷史新高;銅則因貿易流擾動呈現短期供需失衡與長期需求疲軟的矛盾。展望2025年,黃金市場走勢將高度依賴宏觀環境演變,而銅需警惕庫存高企與需求真空期帶來的下行風險。投資者應密切關注政策動態及主要經濟體經濟指標變化,以捕捉關鍵轉折點。
(數據來源:國際期貨交易所公開行情、歷史價格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