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應用,體育行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跨界融合機遇。日本在利用IT技術推動體育產業與其他行業融合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為我國體育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參考。本文通過對日本IT技術助力體育產業跨界融合的現狀、經驗及啟示進行分析,探討我國體育產業在政策引導、技術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改進方向,以期為我國體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體育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近年來,體育產業作為國家產業發展的重點領域,被視為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柱性產業。日本通過一系列政策措施,積極推動體育產業與其他行業的跨界融合,取得了顯著成效。2010年,日本政府頒發《體育立國戰略》,提出順應社會需求創造體育參與機會,推動體育產業與其他行業的融合發展。2016年,日本內閤府《第5期科學技術基本計劃》提出,將科技成果向所有領域滲透,最大限度運用IT技術,開創一個帶來美好生活的「超智慧社會」。2017年,日本經濟再生部頒布《未來投資戰略2017》,提出體育產業將通過與「醫療(健康)」和「旅遊」等產業融合,推動國內經濟增長,發展成為日本的重點產業。
日本利用IT技術推進體育產業與其他行業的跨界融合,主要集中在旅遊、醫療、教育、保險等行業。在體育產業與旅遊行業的融合中,通過體育觀眾、體育賽事參與者等,推進「體育+旅遊」業態的發展。例如,利用VR技術傳達模擬旅遊景點的具身體驗,通過建立專用網站向海外旅行社發布體育項目信息和觀光信息,捕捉外國遊客入境旅遊的需求。在體育產業與醫療(健康)行業的融合中,以健康促進為發展理念,推動健身休閒產業的發展和提升居民的健康意識。例如,利用物聯網、大數據、可穿戴設備等推進體育產業與健康產業融合,通過增加體育人口以促進體育消費和擴大體育產業。
日本在體育產業跨界融合方面出現了許多成功的案例,這些案例為我國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價值。
(一)宮崎縣體育和旅遊信息擴散項目
體育行業前景分析提到該項目是日本體育產業與旅遊行業融合的經典案例,主要目標是將SNS(社交網絡服務)作為傳播信息的工具,吸引體育迷及遊客到宮崎縣觀光旅遊。通過連接當地棒球隊和俱樂部,傳播有關職業棒球和J聯賽營地的新信息,體育迷可以訪問該網站,參與球隊或俱樂部相關活動,享受當地美食美景,同時憑藉美食美景吸引非體育迷,進一步帶動旅遊收益增長,實現地區產業振興。
(二)橫濱步行點項目
該項目是體育產業與醫療(健康)行業融合的代表性案例,旨在以生活在橫濱市40歲以上市民為對象,將「購物街發展成為市民健康促進活動的基礎」作為發展理念,以實現公民健康促進為目的。通過物聯網、可穿戴設備和數據利用等IT技術記錄市民的步行積分,根據積分獲得優惠。在「積分」和「優惠」刺激下,參與運動的人數快速增加,體育產業和醫療(健康)產業都得到進一步拓展,公民健身意識得到加強,也有助於減少護理和醫療費用支出。
(三)Family-Mart健身業務
該項目是體育產業與零售行業融合的經典案例,旨在向用戶提供24小時健身場所及食品和日用品服務,從而實現體育消費和零售額的提升。通過配置保健品和日用品等提升零售額,這種形式對體育消費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
(一)加強政策引導,優化融合環境
日本體育產業的快速發展與其積極的體育產業政策密不可分。日本政府通過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動IT技術在體育產業跨界融合中的應用,優化了體育產業的發展環境。例如,《日本復興戰略2016》提出實現GDP達600兆日元的發展目標,確保人人都有參與體育運動的機會。政府積極引導體育科技的投入,通過IT技術助力體育產業跨界融合來推進和振興體育市場。
(二)推動技術創新,強化融合深度
技術創新是體育產業融合發展的根本動力。日本通過IT技術的創新和應用實踐,豐富了體育產業的經營模式和業態類型,滿足了市場多元化的體育參與和消費需求。例如,利用VR技術提供讓體育消費者身臨其境的全新體驗,最大程度提高了顧客滿意度和銷售收入。
(三)推進人才戰略,夯實融合基礎
產業的跨界融合離不開高水平人才的支撐。日本政府高度重視體育產業人才的培養和發展,通過一系列措施推進人才戰略。例如,在中小學納入編程教育、科普教育等基礎課程,要求每個學生養成理解、運用IT技術和數據的習慣。同時,設立體育MBA課程,積極引進行業外部人才,夯實了IT技術助力體育產業跨界融合的基礎。
(四)強化行業協同,拓展融合廣度
日本體育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始終堅持「大融合大發展」理念,通過多渠道和多途徑的跨界融合,優化了體育資源配置,調整了體育產業結構。例如,體育廳進行體育的頂層設計和宏觀調控,厚生勞動省提供有助於增進健康的運動機會,經濟產業省推進體育場館設施、體育器材及體育用品的發展,多部門協同治理,共促體育產業與體育事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五)打造示範項目,探索融合實踐
日本通過打造一批典型的示範項目,推動體育產業與其他行業的跨界融合。例如,「橫濱步行點項目」「Family-Mart健身業務」等項目,不僅為體育產業跨界融合提供了實踐探索,也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可參考的融合經驗。
(一)加強政策引導和法律保障
我國應加強宏觀統籌和頂層設計,形成以政策引導、市場主導、社會相關部門廣泛參與和協同配合的政策研製和實施的工作機制。出台體育產業跨界融合的專門指導意見和立法保障,確保政策的科學引導、執行有效、監督有力。
(二)推動技術創新和應用升級
我國應立足國家戰略,推動體育場館、體育健身路徑、體育服務綜合體等各類場館設施和空間載體的科技化、智能化和便捷化。鼓勵各省市成立體育科技研發創新支持資金和發展基金,支持以科技創新、網際網路為特色的現代體育服務業、體育智能製造等重點產業的發展。
(三)重視人才培養和跨界引才
我國應優化數字人才培養體系,大力培養體育專業知識豐富、IT技術過硬和管理能力突出的複合型人才。強化存量數字體育人才培養,積極推進跨界引才,做好高層次IT人才戰略儲備。
(四)深化行業交流和部門協同
我國應拓展各類體育機構與相關行業及領域的深化合作,形成資源共享與優勢互補機制。推動體育部門與科技部、工信部等IT部門或技術部門的深度合作,建立體育產業與信息技術協創創新服務中心。
(五)注重試點示範和項目帶動
我國應培養具有市場競爭力的體育企業和示範項目,建立體育產業跨界融合示範區,及時總結與推廣體育產業跨界融合的示範項目和典型案例,為未來我國體育產業跨界融合提供參考依據和行動指南。
六、總結
2025年,體育產業在信息技術的推動下,正迎來跨界融合的新機遇。日本通過政策引導、技術創新、人才培養、行業協同和示範項目等措施,成功推動了體育產業與其他行業的融合發展,為我國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我國應借鑑日本的成功經驗,加強政策引導和法律保障,推動技術創新和應用升級,重視人才培養和跨界引才,深化行業交流和部門協同,注重試點示範和項目帶動,推動體育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體育參與和消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