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2025年汽車產業政策的深化落地,國內車市在多方因素驅動下迎來強勢開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乘用車市場零售總量達512.7萬輛,同比增長6%,創下近年來同期最佳表現。其中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突破50%關鍵節點,自主品牌份額持續攀升,而價格競爭與政策紅利則成為推動行業變革的核心動力。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汽車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今年第一季度國內乘用車零售量實現超預期增長,累計達512.7萬輛,同比增幅達6%。儘管年初受促銷透支影響,1月銷量同比下降12.1%,但隨著政策刺激與消費需求釋放,2月市場回穩並帶動前兩月整體轉為正增長(同比增長1.2%)。進入3月,零售量進一步躍升至194萬輛,環比激增40.2%,同比增速更達近十年最高點的14.4%。
自主品牌表現尤為亮眼:3月零售量突破122萬輛,同比增長31%,市場份額攀升至62.7%,比亞迪、吉利等頭部企業通過產品升級與渠道優化持續擴大優勢。
儘管直觀降價車型數量在3月有所減少(同比減8款車型),但促銷力度仍在深化。燃油車平均折扣率升至22.1%,其中合資品牌燃油車讓利幅度達21.5%;新能源領域,純電動與增程式車型分別以9.1%和10.5%的降幅爭奪市場。
除直接降價外,車企更通過"加配不加價""權益升級"等暗降策略刺激消費。例如部分品牌推出年度改款時維持原定價,或延長質保、提供金融優惠,變相降低購車門檻。經銷商端數據顯示,3月庫存預警指數降至54.6%,新車上市與春季車展的密集營銷有效激活終端需求。
今年初實施的以舊換新政策進一步放寬補貼範圍:新增1000萬輛國四排放燃油車及超百萬輛新能源車納入置換目錄。疊加購置稅減免等利好,一季度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量達242萬輛,同比增長36.4%,其中3月滲透率回升至51.1%(自主品牌占比72%)。
政策與市場的雙重推動下,汽車產業鏈加速轉型。燃油車市場通過技術升級應對挑戰,而新能源賽道則在智能化、電動化領域持續突破。行業分析指出,政策窗口期疊加消費需求復甦,有望為全年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
總結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