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當前人們對健康、環保食品需求日益增長的背景下,綠色食品行業正迎來重要的發展機遇。綠色食品以其安全、優質的特性,逐漸在市場上占據重要地位。養蜂產業作為農牧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綠色食品的結合愈發緊密,為其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25年,綠色食品行業有望延續增長態勢,養蜂產業藉助綠色食品的東風,預計市場規模將增長15%。深入了解綠色食品養蜂產業的發展現狀、優勢以及未來發展方向,對把握行業趨勢、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綠色食品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我國養蜂歷史源遠流長,自然環境優越,蜜源植物豐富多樣,像油菜、洋槐、椴樹等都是主要蜜源,同時還擁有中華蜜蜂、義大利蜂等優良蜂種資源。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蜜蜂飼養管理、疾病防治等技術不斷革新,推動了蜂蜜產量的提升。政府也大力支持養蜂產業,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養蜂補貼、技術培訓等,鼓勵蜂農擴大養殖規模。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蜂蜜生產國之一,截至2022年,蜂群數量接近1000萬群,蜂蜜產量達46.19萬t。產地主要集中在華中、華南和西南地區,河南、四川、浙江是主要產區。此外,一些山區憑藉優質野生蜜源,吸引蜂農養殖,擴大了蜂產品產地範圍。
我國養蜂生產方式多樣,包括定地養蜂、轉地養蜂以及兩者結合的模式。定地養蜂多為小規模經營,轉地養殖則以專業大戶和蜂業合作社為主,且目前仍以傳統蜂箱小規模分散粗放式養殖為主。從產品質量看,2020-2023年蜂產品抽檢合格率呈上升趨勢,分別為98.21%、98.83%、99.08%、99.25%,但不合格項目主要集中在農獸藥殘留超標、微生物污染等,這與部分蜂農養殖和生產加工環節的不規範操作有關。
我國養蜂業以小規模分散養殖為主,缺乏規模化與集約化經營,養蜂技術推廣不均衡,部分養殖戶技術落後。蜂農專業素養參差不齊,在疾病防治、蜂種選育等方面存在技術短板,影響了產業效益和產品質量。此外,蜂產品品牌眾多,但知名品牌較少,生產深加工技術薄弱,產品附加值低。同時,蜜蜂授粉市場需求低,價格補償機制缺失,阻礙了蜜蜂授粉產業發展,間接影響了綠色食品蜂產品的生產根基。
2023年數據顯示,綠色食品蜂產品有效用標主體共139家,其中公司占比79%,合作社占比18%,家庭農場占比3%。「公司+合作社」的生產組織模式發揮了重要作用,公司利用自身優勢組織生產,合作社連接公司與蜂農,保障了原料供應的穩定和質量。
2014-2023年,我國以蜂蜜為主的綠色食品蜂產品獲證總量持續上升,產品數量從118個增長到282個,增長了139%;產量從1.40萬t增長至2.02萬t,增長了44%;在全國蜂蜜產品產量中的占比從3.0%提升到4.3%,市場占有率逐步擴大。
截至2023年,綠色食品蜂蜜獲證產品數量最多,有264個,占比95%,蜂王漿和蜂花粉獲證產品數量相對較少。綠色食品蜂蜜產地主要分布在黑龍江、甘肅等省份,蜂王漿、蜂花粉生產則集中在黑龍江、上海等地。各地豐富的蜜源植物,賦予了蜂產品獨特風味和品質,增強了市場競爭力。
國家一系列政策為綠色食品發展提供了宏觀導向和機制保障,強調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推動各產業綠色低碳轉型。中央財政專門安排資金支持蜂業質量提升行動,擴大支持範圍,推廣蜂授粉技術和市場培育,為綠色食品養蜂產業發展創造了良好政策環境。
綠色食品標準體系科學先進,涵蓋產地環境、生產過程、產品質量等各個環節。與綠色蜂產品相關的標準和規範有10項,對養殖產地環境、蜜源植物管理、蜜蜂飼料、病蟲害防治以及產品質量等都有明確要求,實現了從生產到銷售的全程質量控制,確保了綠色蜂產品的品質。
綠色食品產業經過多年發展,積累了豐富經驗,涵蓋多元領域,推動農業向多元化、特色化轉變。其秉持的生態優先理念,注重生態保護和資源合理利用,減少了農業面源污染,促進了生態環境良性循環。養蜂產業可藉助綠色食品全產業鏈協同發展優勢,實現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的有機融合。
綠色食品標誌在市場上知名度和美譽度高,消費者認可度超80%。2023年綠色食品國內銷售額達5856.57億元,出口額31.6億美元。綠色食品養蜂產業可藉助品牌優勢,加強生產主體協作,打造區域品牌,提升整體品牌影響力,提高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
我國應構建更完善的蜂產品標準體系,接軌國際標準,建立單花蜜品質指標體系和分等分級標準,增加危害物精準檢測項目,提升蜂產品整體標準水平。細化養蜂產業綠色食品生產技術標準,明確各環節技術規範和質量要求,建立嚴格監管機制和質量追溯體系,確保生產符合綠色標準。通過多種培訓方式,培養專業養蜂人才,邀請專家傳授技術,提高蜂農質量控制能力,帶動蜂產業整體發展。
藉助綠色食品品牌影響力,挖掘各地蜜源和養蜂文化,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養蜂產業品牌。利用網際網路、社交媒體等多種渠道宣傳推廣品牌,拓展銷售市場,提高綠色蜂產品在全球市場的占有率,推動養蜂業國際化發展。
綠色食品行業分析指出,推動養蜂產業與種植業合作,實施「蜜蜂授粉+農作物種植」生態補償機制,提高農作物產量和質量,拓展養蜂產業價值鏈條,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利用綠色食品養蜂產業的優勢,加強產業協同合作,打造蜂業旅遊項目,如蜜蜂文化博物館、采蜜體驗園等,實現綠色食品產業與文旅產業融合,助力鄉村振興。
我國養蜂產業在規模和產量上具備一定基礎,但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如生產模式落後、產品質量有待提高、品牌建設不足等。綠色食品蜂產品近年來發展態勢良好,在生產主體、產品數量和產量等方面均有增長,且具有政策、標準、產業和品牌等多方面優勢。2025年,隨著人們對綠色健康食品需求的持續增加,綠色食品養蜂產業有望實現市場規模增長15%的目標。為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需要對標綠色食品生產要求,提升產品和生產技術標準,加強標準化專業化培訓;藉助綠色食品品牌優勢,打造特色品牌,拓展市場;依託綠色食品產業鏈條,促進養蜂產業與種植業、文旅產業融合發展。通過這些舉措,綠色食品養蜂產業將在保障食品安全、促進農業生態發展和助力鄉村振興等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