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我國家政服務業正加速構建高質量發展新格局。據行業測算顯示,2023年全國家政服務業營業收入達1.16萬億元,預計2024年突破1.23萬億元。隨著《關於促進家政服務消費擴容升級若干措施的通知》的出台,政策端通過供給優化、模式創新、信用建設等多維度發力,推動行業規模向萬億級目標穩步邁進,力爭在「十四五」末形成覆蓋城鄉、品質優良、群眾滿意的現代化服務體系。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家政服務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新政聚焦提升家政服務供給質量,鼓勵企業拓展深度保潔、整理收納等新興領域,並加強跨行業合作。通過培育龍頭企業示範效應,引導社會資本加大投入,推動服務內容從傳統保潔向健康管理、養老照護等高附加值方向延伸。政策特別強調社區場景的滲透能力,支持企業開發「微需求」響應機制,提供靈活時段的共享家政服務(如接送、烹飪等),有效解決家庭日常零散化需求痛點。
為破解行業瓶頸,政策提出完善財政金融工具組合。一方面,推動意外傷害保險、職業責任險等專項保障覆蓋更多從業人員;另一方面,將靈活就業家政服務人員納入社保體系,並探索通過公租房、保障性住房解決其居住問題。同時明確要求各地依託「服務消費季」平台持續開展促消費活動,形成政策與市場的協同效應。數據顯示,20232024年間相關政策的密集出台已顯著提振行業信心。
商務部牽頭推進的家政服務信用信息管理平台成效初顯,截至2025年3月底已歸集超1670萬條服務員和2萬餘家企業數據。通過「家政信用查」APP實現從業資質、培訓記錄、用戶評價的一站式查詢,未來將全面推行電子版「居家上門服務證」。人社部門同步推進職業技能提升行動,重點強化母嬰護理、養老照護等緊缺崗位培訓,計劃依託職業院校與企業共建實訓基地,2024年預計新增持證從業人員超百萬。
政策明確支持家政服務數位化升級,鼓勵開發在線預約、智能調度系統,提升服務效率。同時將員工制轉型作為穩定從業隊伍的關鍵抓手,通過稅收優惠、社保補貼等措施降低企業成本。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2024年重點區域員工制家政企業占比目標提升至50%,此舉可有效減少人員流動率,增強消費者對服務質量的信任度。
總結:
從產業規模到服務形態,新政正重塑家政服務業的價值鏈與生態體系。通過供給側改革釋放消費潛能、信用機制保障交易安全、人才培育夯實發展基礎的「三重驅動」,將加速行業向標準化、職業化方向轉型。隨著2025年1.5萬億元市場規模目標的逐步實現,家政服務不僅將成為擴大內需的戰略支點,更將在養老托育等民生領域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