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全球消費電子市場的逐步復甦,AI技術正成為推動行業轉型的核心動力。從智能硬體的場景化升級到新興市場的開拓,電子行業正經歷一場深刻的變革。2024年前三季度,全球及中國市場的消費電子產品出貨量均實現增長,預計到2028年,全球消費電子市場規模將達到1.18萬億美元。在這一背景下,AI技術的深度滲透不僅重塑了產品形態,也為企業開闢了新的增長空間。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電子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指出,AI大模型的普及正在推動消費電子產品從單一硬體向場景化、生態化發展。智能電視、智慧型手機等產品逐步成為家庭AI中樞,企業從「賣硬體」轉向「賣場景」的趨勢愈發明顯。AI技術與智能硬體的結合,成為開闢行業發展新空間的關鍵。例如,許多手機廠商已開始進行本地化部署,以適應「AI入口」與「端」直接聯繫強化的趨勢。
當前,消費者對AI功能的期望值顯著提升,企業需要在垂直領域找到爆點。商務辦公、大健康等賽道已展現出清晰的AI應用場景,成為企業競爭的重要方向。可以預見,未來不具備AI功能的電子產品將難以在市場上立足。
儘管全球經濟增長疲軟,但東南亞、拉美等新興市場憑藉區位優勢、人口紅利和供應鏈潛力,成為消費電子企業尋求新增長機會的關鍵區域。今年一季度,東協繼續穩居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地位,進出口總額達1.71萬億元,同比增長7.1%。
墨西哥的「近岸製造」紅利和越南年輕消費群體驅動的高端化浪潮,為電子企業提供了新的市場機遇。然而,企業在拓展新興市場時,也面臨技術壁壘、關稅挑戰、供應鏈與合規風險等多重難題。AI技術不僅重塑了產品形態,更推動了全球市場格局的重構,為企業全球化能力提供了新的支撐。
AI技術的快速發展正逐步改變消費者獲取信息的方式,同時也推動了供應鏈的高端化轉型。2024年前三季度,全球及中國市場的消費電子產品出貨量均較2023年同期出現不同程度增長,顯示出市場溫和復甦的態勢。
區域市場的需求分化趨勢愈發明顯,企業在拓展新興市場時需應對複雜的合規挑戰和運營風險。AI技術正在重塑企業的全球化能力,為消費電子行業的高端化轉型提供了新的動力。
總結
AI技術的深度滲透正在重塑消費電子行業的生態,從產品智能化到市場全球化,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未來,隨著AI技術的進一步普及,消費電子市場將邁向1.18萬億美元的規模,企業需在技術研發、戰略布局與合規運營上全面升級,以應對日益複雜的市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