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期港股市場表現活躍,三大指數集體收漲,其中生物醫藥板塊表現尤為亮眼。隨著創新藥市場的快速發展和國際合作的深化,生物醫藥行業正迎來新的增長機遇。本文將從生物醫藥、半導體等多個板塊的市場表現出發,分析其背後的驅動因素及未來趨勢。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生物醫藥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3月27日,港股生物醫藥概念股集體走強,信達生物在財報發布後大漲超17%,成為市場焦點。財報顯示,2024年公司總收入同比增長51.8%至94.2億元人民幣,創歷史新高。其中,產品收入為82.3億元,同比增長43.6%。這一強勁增長主要得益於公司在腫瘤領域的領先地位,以及核心產品達伯舒(信迪利單抗注射液)的持續放量。
此外,中國創新藥市場規模在2024年已突破1.13萬億元,預計到2030年將接近2.3萬億元。近年來,國內創新藥企業不斷融入國際市場,多款創新藥達成高額海外授權交易,顯示出國內研發實力得到國際認可,行業高質量發展趨勢日益明顯。
同日,港股半導體晶片股也表現不俗,龍頭中芯國際漲幅超4%,華虹半導體漲超2%。行業數據顯示,2024年第四季度,半導體(不包括存儲器)庫存天數環比增加8天至116天,較歷史中位數高出22天,但較2023年同期有所改善,表明行業庫存正常化進程正在穩步推進。
市場分析認為,半導體行業的復甦得益於終端客戶需求的回暖,以及企業資本支出計劃的穩步推進。中芯國際管理層預計,2025年市場表現將優於去年,資本支出計劃也將按預期實施,這為行業長期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
除生物醫藥和半導體外,港股其他板塊表現分化。餐飲股普遍上行,海倫司、海底撈漲幅超6%,奈雪的茶漲超4%。能源板塊中,石油股和燃氣股也表現不俗,顯示出市場對能源需求的樂觀預期。
然而,有色金屬股則集體回調,五礦資源跌超5%,江西銅業股份跌超4%。電力股、軍工股和重型機械股也部分走低,反映出市場對相關行業短期前景的謹慎態度。
總結
整體來看,港股市場在3月27日呈現出震盪上行的態勢,生物醫藥和半導體板塊成為市場的主要驅動力。生物醫藥行業憑藉創新藥的快速發展和國際化合作,展現出強勁的增長潛力;半導體行業則在庫存正常化和需求回暖的推動下穩步復甦。展望未來,隨著市場環境的進一步改善,這些板塊有望繼續引領港股市場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