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快遞行業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A股與港股市場的8家主流上市快遞企業實現營業收入約7911.37億元,同比增長12.06%,歸母淨利潤達355.84億元,同比大增93.67%。進入2025年,快遞行業繼續保持強勁增長態勢,數智化轉型成為行業降本增效的關鍵驅動力。本文將從快遞行業的盈利表現、數智化轉型、國際化布局等方面進行分析,探討快遞行業的發展趨勢。
《2025-2030年中國快遞行業競爭格局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分析報告》2024年,我國快遞行業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8家主流上市快遞公司首次全面盈利。其中,申通快遞淨利潤同比增速最高,實現營收471.69億元,同比增長15.26%,淨利潤達10.4億元,同比增長205.24%。京東物流淨利潤同比增長186.8%,順豐控股憑藉供應鏈及國際業務的第二增長曲線,歸母淨利潤達101.70億元,創下上市以來新高。極兔速遞也在2024年扭虧為盈,淨利潤達1.1億美元,扭轉了2023年的虧損局面。
快遞行業的全面盈利得益於多方面的因素。一方面,快遞企業持續發力快遞進村、電商業務、快遞出海等領域,不斷挖掘增長潛力。目前,全國已建成34.6萬個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快遞網絡持續下沉。另一方面,直播電商的快速發展也為快遞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2024年1月至11月,全國直播電商零售額達4.3萬億元,貢獻了電商行業80%的增量。
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等新興技術正在推動中國快遞行業從傳統人力驅動向科技驅動全面轉型。快遞市場情況分析有關數據顯示,我國1300個規模以上郵快件處理中心中,超九成實現自動化,300多萬件快遞通過無人設備送達。隨著業務量的持續攀升,行業處理能力不斷突破,每秒平均產生5700多件快遞,單日最高處理快件量達7.29億件。
各大快遞企業紛紛將技術創新作為核心競爭力。韻達股份在2025年初部署了DeepSeek大模型,推動業務和服務從「人工+智能」向深度智能化轉型。申通快遞通過產能建設和技術創新,推動全網自動化分揀率提升至92%,幹線車輛自有率突破45%,中轉成本較三年前下降23%。圓通速遞則通過智能化管理體系的持續完善,顯著提升了管理效率、服務質量和客戶體驗。
隨著國內市場競爭加劇,快遞企業紛紛加速國際化布局。順豐控股憑藉供應鏈服務優勢深化全球布局,2024年累計中標超過100個海外供應鏈項目,海外營收同比增長24.81%,達321.6億元。圓通速遞依託航空貨運與國際網絡發展,國際業務服務網絡已覆蓋6大洲、150多個國家和地區,自有航空機隊數量達到13架,2024年海外收入為10.32億元,同比增長43.13%。
展望2025年,快遞企業將繼續深化國際化發展戰略,把握「快遞出海」戰略機遇,著力發展國際快遞業務,構建國際供應鏈一體化服務能力。韻達股份、極兔速遞、中通快遞、德邦股份等企業也通過併購、合作、自建網絡等多種方式加速國際化布局。
總結
2025年,快遞行業在數智化轉型的推動下,繼續保持強勁增長態勢。快遞企業通過技術創新、產能建設和國際化布局,實現了降本增效和全面盈利。隨著快遞網絡的持續下沉和直播電商的發展,快遞行業在挖掘增長潛力的同時,也面臨著價格競爭加劇等風險。未來,快遞企業需要繼續加強技術創新,提升服務質量,拓展國際市場,以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