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集成電路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2025年太陽能板行業政策分析:可調式光源跟蹤系統助力提升太陽能板利用率
 太陽能板 2025-05-12 16:34:34

  隨著全球對清潔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長,太陽能作為一種極具潛力的新能源,在能源結構轉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2025年,一系列旨在推動太陽能板行業發展的政策相繼出台,為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相關數據顯示,政策的扶持使得太陽能板的裝機容量預計在今年將實現大幅增長。在這樣的背景下,提高太陽能板對太陽能的利用率成為行業發展的關鍵,而靈敏度可調式太陽能板光源跟蹤系統的研究與應用,為實現這一目標提供了有效途徑。

2025年太陽能板行業政策分析:可調式光源跟蹤系統助力提升太陽能板利用率

  一、太陽能板光源跟蹤方案分析與選擇

  目前,太陽光的跟蹤方法主要有視日運動軌跡跟蹤、光電傳感器跟蹤和衛星定位跟蹤三種方式。視日運動軌跡跟蹤是一種開環控制系統,通過分析日地位置關係,利用球面三角公式等計算太陽相對於地球的位置,主流算法包括多種赤緯角近似算法,依據所在地經緯度和時間計算太陽赤緯角來調整太陽能板朝向。但這種方式對內部時鐘和經緯度設置要求高,若存在偏差,誤差會隨時間累積,且有一定維護成本。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太陽能板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光電傳感器跟蹤屬於閉環控制系統,使用光敏電阻等光敏元件作為傳感器安裝在太陽能板周圍,利用其光敏感特性,在不同光強度下輸出不同信號,實現自適應調節和太陽位置反饋。該方式結構簡單,成本較低,跟蹤精度和靈敏度優秀,經濟效益良好。

  衛星定位跟蹤是視日運動軌跡跟蹤的分支,通過定位系統完成經緯度和時鐘校準,引入閉環控制減少誤差,但衛星定位模塊電源功耗大,安裝成本高,不利於推廣。

  綜合比較,光電傳感器跟蹤方式優勢明顯,在此基礎上,採用四象限型結構的光敏電阻作為光電轉換器,分布在太陽能電池板側面,經實驗分析,這種結構在特定入射角範圍內,能使太陽能板對側形成較大阻值差距,具有較高定位精度,最終確定以此方式為基礎設計系統總體方案。

  二、太陽能板光源跟蹤系統硬體原理詳解

  系統硬體部分,開關保險與隔離電源模塊至關重要。採用電氣隔離方式,將動力電路與電氣系統隔離,使用不同直流電壓,分別滿足電機驅動和電路晶片需求,避免電機運行干擾電路。電源輸入後並聯鋁電解電容器抑制噪聲和過沖,電機驅動電路採用 DC-DC IC 晶片,並在輸出端並聯去耦電容、電感和電容,保障系統電源穩定。

  自動待機檢測模塊是系統的重要功能模塊。當環境光強度低時,四點光強度差異小,跟蹤效益低,系統自動待機。該模塊使用開漏輸出的差動比較器 IC 晶片,正向輸入端接入採樣電壓,反向輸入端接入設定電壓,通過四路 「線與」 控制電磁繼電器,當四路輸入信號均低於設定值時,系統不工作,超過設定閾值則正常工作,提升整體工作效率。

  光強度採樣放大與光源定位模塊負責處理光信號。四路輸入信號經運算放大器放大,提高信號負載能力,放大後的信號接入差動比較器比較電壓值,確定太陽光線入射方向。為解決單限比較器抗干擾能力差的問題,提出類遲滯迴環傳輸特性的比較器方案,在差動比較器正向輸入端串聯電位器,實現一定誤差範圍內電機剎車功能,優化系統性能。

  三、太陽能板光源跟蹤系統機械設計考量

  在系統機械設計方面,主流光源跟蹤系統按跟蹤軸數量分為單軸跟蹤和雙軸跟蹤方式。單軸跟蹤方式結構簡單,但因太陽視運動,只能保證一年中小部分時間太陽光垂直照射太陽能板,跟蹤效果不佳。

  雙軸跟蹤方式可在水平和垂直方向調整,保證電池板有較小陽光入射角,分為極軸式和高度角 - 方位角式(俯仰 - 航向式)。極軸式以赤道坐標係為參考系,通過時角與赤緯角控制太陽能板朝向,結構複雜,難以普及;俯仰 - 航向式以地平坐標係為參考系,通過高度角與方位角控制,其太陽能電池板可任意方向調整,精確度和穩定性高,綜合機械結構複雜度適中,被廣泛應用。因此,本系統選擇俯仰 - 航向式雙軸跟蹤方式。

  綜上所述,在2025年太陽能板行業政策的有力推動下,靈敏度可調式太陽能板光源跟蹤系統通過對光電傳感器跟蹤方式的優化,結合合理的硬體設計和機械結構選擇,實現了自動待機功能和靈敏度可調。該系統具有成本低、可靠性高、調節方法簡單等優勢,相較於傳統大型太陽能跟蹤設備,更適用於家用、商用等分散式小規模太陽能發電領域,為提高太陽能板的太陽能利用率提供了創新且實用的解決方案,對推動太陽能板行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太陽能板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