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據權威統計顯示,我國醫療衛生專項債規模在2024年突破2656億元,較上年增長顯著。與此同時,全球醫療設備採購需求結構性調整正在重塑行業競爭態勢,在此背景下,邁瑞醫療作為國內器械龍頭的業績波動折射出行業深層矛盾。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醫療行業市場深度研究與戰略諮詢分析報告》指出,近年來,隨著集采政策全面覆蓋、國際關稅壁壘升級以及專項債資金投向轉變,我國醫療設備市場正經歷前所未有的變革。邁瑞2024年一季度營收同比下滑12%,淨利潤下降近17%,這一歷史性滑坡打破了其自上市以來的穩健增長軌跡,暴露出國產器械企業在全球化競爭與政策壓力下的脆弱性。
政府醫療設備採購資金流向出現顯著變化。2024年醫療衛生專項債中僅有少數用於CT、DR等高端影像設備採購,更多資金轉向醫院基建領域。邁瑞的核心產品線如生命信息支持業務受此影響同比下滑11%,首次出現年度負增長。儘管2025年專項債規模有望繼續擴大,但政策導向已明確將資源向基建傾斜,對依賴傳統設備銷售的企業形成持續壓力。
自2023年底多省啟動大範圍醫療設備集采以來,邁瑞的超聲、血透儀等核心產品面臨價格下行壓力。以安徽模式為例,其2021年設備採購節約金額達48%,直接壓縮了企業的利潤空間。更嚴峻的是,在化學發光試劑領域,儘管邁瑞市場份額持續提升,但國內IVD業務增速已近乎停滯——2024年該板塊新增收入幾乎全部來自海外市場,國內市場幾無增長。
美國市場仍是邁瑞最大的挑戰源。25%的監護儀和彩超產品關稅迫使企業將墨西哥工廠產能利用率提升至85%,但供應鏈轉移帶來的成本優化尚未完全顯現效果。儘管通過收購德國DiaSys補強歐洲渠道,但區域市場波動仍影響整體表現:北美收入占比從13.8%降至16%,而拉美市場的高速增長未能完全對沖核心區域的下滑。
醫療器械領域的技術突破遠不如創新藥顯著。邁瑞在高端影像設備與體外診斷試劑領域雖取得突破,但全球市場仍由GE、西門子等巨頭主導。數據顯示,其監護儀業務增速已連續三個季度低於10%,這印證了醫療設備行業的"雙強困局":既要對抗跨國巨頭的技術壁壘,又要應對本土企業的快速追趕。
總結來看,邁瑞的業績波動折射出整個行業面臨的系統性挑戰。2656億專項債資金投向基建、集采政策持續加碼、關稅壁壘升級三重壓力下,醫療設備企業正經歷從高速增長到精細化運營的關鍵轉型期。未來競爭將聚焦於如何平衡創新投入與成本控制,在政策主導的採購環境中重構市場競爭力。對於邁瑞而言,穩定海外市場基本盤、深化歐洲市場滲透、突破高端產品技術瓶頸,將成為決定其能否穿越周期的核心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