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醫藥與生物化工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2025年松香行業趨勢分析:松香行業有望在全球產業鏈中提升話語權
 松香 2025-05-19 18:33:20

  松香作為重要的林產化工原料,其行業發展與政策環境、市場需求及技術革新緊密相關。中國作為全球脂松香主要生產和出口國,產量占世界60% 以上,主產地集中在廣西、廣東、福建等省區。近年來,行業經歷了從計劃經濟調控到市場化競爭的轉型,2025年松香行業在延續歷史發展軌跡的基礎上,呈現出一系列新的趨勢與特徵。

2025年松香行業趨勢分析:松香行業有望在全球產業鏈中提升話語權

  一、松香行業發展階段劃分與核心特徵

  (一)計劃經濟調控階段(1997 年以前)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松香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此階段松香生產以國有企業為主,實行 「一縣一廠」 模式,松脂資源流通受限,出口由約30家企業通過許可證制度壟斷。全國年產量穩定在 35-45 萬噸,價格受季節和出口市場主導,呈現規律性波動:每年1-4月庫存支撐價格高位,4月底至5月青黃不接時達全年峰值,6-9月生產旺季價格回落。受計劃經濟體制影響,企業普遍負債經營,1997年豐產導致價格暴跌,暴露體制弊端,改革需求迫切。

  (二)市場經濟轉型階段(1998-2001 年)

  國家推動 「抓大放小」 改革,國有松香廠通過破產、轉讓等方式改制,民營企業崛起。同時,出口許可證制度取消,松脂流通放開並逐步取消特產稅。外部環境受 1997 年亞洲金融危機衝擊,日本、韓國等主要市場需求萎縮,松香出口量雖從 1997 年的 20.47 萬噸增至 2001 年的 30.23 萬噸,但平均 FOB 價從 778 美元 / 噸跌至 468 美元 / 噸,出口額減少近 2000 萬美元,行業陷入 「量增價減」 困境,國有資本加速退出,民營與合資企業成為市場主體。

  (三)新格局形成階段(2002 年至今)

  民營企業憑藉成本優勢快速擴張,年產 5000 噸規模企業普遍湧現。2002 年出口許可證取消後,市場競爭加劇,價格波動受多重因素影響:2002-2003 年,天氣異常、脂販囤積等因素導致價格劇烈震盪,如 2003 年黃埔交貨價從 3600 元 / 噸漲至 4700 元 / 噸,漲幅達 30.6%。市場逐步由供過於求轉向動態平衡,價格走勢由單一政策驅動轉向市場供需、成本、運輸等多元因素共同決定,行業進入市場化主導的新階段。

  二、2025 年松香行業發展趨勢展望

  (一)生產模式向 「林脂一體化」 轉型

  為保障松脂供應、降低流通成本,松香生產將加速與松林基地結合。通過建立自有或合作松林資源,企業可直接掌控原料來源,減少中間環節損耗,預計此舉能使松脂採購成本降低 15%-20%,同時提升原料質量穩定性,增強市場競爭力。「林脂一體化」 模式將成為龍頭企業優化供應鏈的核心策略。

  (二)熱熔松香應用加速普及

  在深加工領域,熱熔松香供應模式因節能、降本優勢被廣泛採用。松香生產企業與造紙、油漆、膠粘劑等下游企業建立戰略合作,直接供應熔融狀態松香,可減少下游企業重複加熱能耗,降低生產成本約10%-15%。隨著環保政策趨嚴和產業升級,熱熔松香使用規模將逐年擴大,預計2025年其在深加工領域的滲透率將突破30%。

  (三)國內市場需求成為增長引擎

  以往松香以出口為主,國內深加工產品依賴進口。近年來,國內松香深加工產業快速發展,造紙、油墨等行業需求激增,2024年國內需求增速已超過出口增速。預計到2025年,國內松香消費量占總產量比例將從2001年的不足40%提升至55%以上,逐步實現產銷平衡。內需擴張不僅緩解出口壓力,還將推動行業向高附加值環節延伸,促進產業結構升級。

  松香行業歷經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蛻變,當前已形成民營經濟主導、市場機制驅動的新格局。2025年,行業將圍繞 「林脂一體化」 生產、熱熔技術普及和內需市場開拓三大趨勢深化變革,在挑戰與機遇中邁向高質量發展。未來,隨著技術創新與產業協同的推進,松香行業有望在全球產業鏈中進一步提升話語權,實現從 「規模擴張」 到 「質量效益」 的轉型。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松香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