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對可持續發展關注度日益提升的當下,松香作為一種重要的天然可再生資源,憑藉其低廉的價格、豐富的來源以及出色的化學改性潛力,在眾多領域發揮著關鍵作用。對松香領域的研究不僅關乎相關產業的技術革新,更是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通過對該領域研究文獻的深入分析,能夠清晰把握其發展脈絡與未來趨勢。
文獻數量是衡量研究領域發展狀況的關鍵指標之一。《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松香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從1975 - 2021年,世界松香領域的發文量呈現出曲折上升的態勢。1990年以前,每年的發文量相對較少,都在30篇以內,這一階段累計發文319篇,僅占世界總發文量4652篇的6.9% 。自1991年起,發文數量開始大幅增加,1996年發文量突破100篇,到2018年更是突破200篇,近10年(2012- 2021年)的發文量達到1990篇,占世界總發文量的42.8%,這表明全球對松香領域的研究熱度在不斷提升。
中國在松香領域的研究起步相對較晚,首次發文時間為1992年,但發展勢頭迅猛。2006 年發文量突破 10 篇,之後穩定增長,2020年發文量超過100篇。近10年中國的發文量為 707篇,占中國總發文量925篇的 76.4%,且近10年來中國每年的發文量約占世界年度發文量的 1/3,充分顯示出國內研究人員對松香領域的重視程度持續提高。
在松香領域發文量排名前 10 的國家中,中國以925篇的發文量位居首位,占世界發文總量的 19.9%,近 5 年的發文量占比更是達到 46.3%,接近該國總發文量的一半,儘管中國發文時間最晚,但發展速度驚人。美國以 622 篇發文量緊隨其後,其總被引頻次和篇均被引頻次均位列第一,展現出強大的學術實力和影響力,在該領域占據主導地位;中國雖然總被引頻次位居第二,但篇均被引頻次在 10 國里排名靠後,說明中國在論文的國際影響力方面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從國家間的合作關係來看,中國、美國、加拿大、芬蘭、英國、瑞典、德國等在合作網絡中處於中心位置,與其他國家合作頻繁。中國在松香領域的合作國家有 25 個,主要合作對象為美國和日本;美國的合作國家多達 41 個,主要合作對象包括中國、加拿大、德國、日本等。
從學科分布上,松香研究涉及化學、環境科學、材料科學、生物學、醫學、林學等多個學科。發文量排前 20 位的學科類別中,多學科化學、化學工程、環境科學、高分子科學等學科的發文量相對較多。不同國家在學科領域的分布各有側重,中國論文的學科領域分布相對集中,主要集中在化學、高分子科學、材料科學、林學等學科;美國論文的學科領域分布較為均衡,在多個學科領域的發文量超過中國;日本在藥理學領域發文量居首;加拿大在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和生物技術與應用微生物學等領域表現突出;芬蘭在材料科學(造紙和木材)、毒理學和林學等學科發文量領先;瑞典在皮膚病學和變態反應等學科的論文數量排名第一。
在松香領域發文量排名前 15 位的作者中,中國有 7 位,美國有 3 位,羅馬尼亞有 2 位,瑞典、芬蘭和葡萄牙各有 1 位。其中,發文量最多的中國作者來自國內某科研機構,發文領域主要為應用化學。從論文被引用情況來看,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的作者在總被引頻次和篇均被引頻次方面均排名第一,中國總被引頻次和篇均被引頻次最高的作者同樣來自國內科研機構。整體而言,中國作者雖然發文量較多,但篇均被引頻次靠後,論文的國際影響力有待進一步提高。從發文時間上,中國作者首次發文年份主要集中在 2006 年及以後;瑞典作者發文時間最早,為 1980 年;美國作者發文時間最晚,為 2012 年,但總發文量排在第 6 位,且與國內部分作者合作較多,值得重點關注。
通過對發文量 5 篇及以上的作者進行共現及可視化分析,形成了 4 個作者合作聚類。不同聚類中的作者合作情況有所差異,單個聚類內作者合作密切,而不同聚類之間合作相對較少,基本形成了以國內科研機構為代表的部分聚類陣營和以國內部分高校為代表的其他聚類陣營。
松香領域發文量前 10 位的機構中,中國有 5 個,芬蘭有 2 個,俄羅斯、加拿大、瑞典各有 1 個。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以 167 篇的發文量位居首位,但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總被引頻次和篇均被引頻次均為第一,中國的 5 個機構篇均被引頻次排名靠後,反映出中國機構在松香領域的國際影響力仍需進一步提升。
對發文量 10 篇及以上的機構進行共現和可視化分析,得到 5 個機構合作聚類。不同聚類中機構的合作情況各有特點,芬蘭的部分學術機構之間合作緊密;其他聚類也分別由不同國家的機構合作形成,其中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在其所在聚類中表現突出,與部分國內外機構合作緊密。
學術論文中的關鍵詞能夠直觀反映研究領域的主要方向和熱點。通過對出現頻次 20 次及以上的關鍵詞進行共現分析與可視化,形成了松香領域的 4 個主要研究方向。聚類 1 圍繞松香酸及衍生物的抗腫瘤、抗病毒、抗菌等生物活性,相關關鍵詞平均出現年限為 2006 - 2017 年;聚類 2 聚焦松香基複合材料的製備及性能,關鍵詞平均出現年限為 2001 - 2018 年;聚類 3 涉及紙漿廢水的無害化處理,關鍵詞平均出現年限為 1999 - 2009 年,近年來該方向無熱點主題詞;聚類 4 關注植物提取物的生物價值、木材材性及提取物分析,關鍵詞平均出現年限為 2003 - 2015 年 。由此可見,松香領域近幾年的研究熱點集中在松香酸及衍生物的生物活性、松香基複合材料的製備及性能這兩個方向,它們也被認為是松香領域最具發展前途的研究對象,有望實現大規模應用和商業化。
綜上所述,當前世界松香領域的研究熱度持續上升,年度發文量呈曲折增長趨勢,各國對該領域的關注度不斷提高。中國在松香領域的研究雖然起步晚,但在總發文量、高產作者和高產機構方面表現優異,不過在學科類別多樣性和國際影響力方面仍存在不足。松香領域主要涵蓋四大研究方向,其中松香酸及衍生物的生物活性、松香基複合材料的製備及性能是近年來的研究熱點和未來發展重點。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松香有望在科學、醫學和工程等領域為環保問題提供更多創新解決方案,值得持續關注和進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