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生豬行業在市場波動與競爭加劇的背景下,迎來了一系列變革與機遇。神農集團作為行業內的佼佼者,憑藉出色的成本管控與戰略布局,實現了業績的逆勢增長。其一季度歸母淨利潤達2.29億元,同比增長65倍,這一成績不僅凸顯了企業在成本控制方面的卓越能力,也反映了生豬行業在價值提升方面的潛力與方向。本文將從成本控制、戰略轉型以及全產業鏈發展等方面,深入分析神農集團的成功經驗及其對行業的啟示。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生豬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在過去兩年中,生豬行業經歷了深刻的變革。自2022年12月以來,生豬價格進入下行通道,2023年全年整體維持低位運行,僅在第三季度呈現階段性反彈。這一時期,A股養豬企業經歷了全行業深度虧損,但行業積極自救,關鍵性轉變是從追求極致的出欄量,變為對成本的極致控制。神農集團在這一過程中表現突出,2023年生豬養殖完全成本約16.2元/公斤,2024年控制在14元/公斤以內,而到2025年3月,其養豬成本已降至12元/公斤,躋身行業第一梯隊。
生豬市場分析提到然而,隨著環保法規的日趨完善和嚴格、養殖用地稀缺、非洲豬瘟等疫病頻發和食品安全要求加速推進等因素的影響,養殖水平低下、成本管控能力弱、環保設施欠缺的養殖企業或養殖戶將逐步被市場淘汰。這將進一步加快我國生豬養殖標準化、規模化的進程。農業農村部預計,2024年全國生豬養殖規模化率(年出欄50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占比)超過70%,同比提高約2個百分點。據目前已公開數據,2024年我國生豬出欄量居前十的上市公司合計出欄約1.56億頭,占同期全國生豬總出欄量的比例約為22%,較2023年有所提升。
神農集團在成本控制方面的成功,不僅依賴於飼料成本的優化,更在於基因改良與養殖管理的綜合提升。飼料在養殖成本中占比最大,達到60%,但神農集團認為基因改良在降本過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通過高效的運營模式,神農集團計劃進一步降低養豬成本至12元/公斤以內。如果原料成本和飼料成本沒有大幅波動,公司將通過提升產能、減少浪費、提升內部運營效率等方式,繼續保持成本優勢。
神農集團的執行副總裁提到,「養豬行業的成本下降存在邊際效應,但對神農集團來講還有很大空間;從行業來看,可能可以做到10元/公斤。」 這表明,儘管行業整體成本控制水平已大幅提升,但神農集團仍有信心通過技術創新和管理優化,進一步降低成本,提升競爭力。
隨著國內市場競爭的加劇,生豬行業的「出海」戰略逐漸成為企業關注的焦點。新希望和牧原股份等龍頭企業已經開始積極布局海外市場,新希望發布了《2024年員工持股計劃》,擬籌集資金總額上限為4251萬元,用于海外業務發展,並定下了2025年海外營業收入增長不低於10%的目標。牧原股份也通過與當地農業公司合作建「豬舍」,並成立全資子公司,積極拓展海外市場。
然而,神農集團對「出海」養豬保持謹慎態度。儘管公司已經對馬來西亞等海外市場進行了深入調研,並請專業第三方機構了解海外市場的投資情況,但公司認為「出海」需要明確目標、方向,做好規劃,特別是組建海外團隊。因為海外政策文化、營商環境和國內差異大,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因素。神農集團計劃通過第三方公司等方式,對海外市場、政策、法規等進行綜合評估,再由企研團隊研究以何種業務形態進入海外市場。
神農集團不僅在生豬養殖環節表現出色,還在全產業鏈發展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2025年4月,神農集團全資子公司雲南神農動物營養科技有限公司竣工投產,標誌著神農集團飼料生產基地全面投產。該飼料基地占地面積約44畝,建有現代化、標準化廠房及先進的生產設施,年設計飼料產能18萬噸,是雲南省最大的預混飼料、教保料生產工廠。
在終端食品方面,神農集團2024年年報提到將進一步探索深加工業務,澄江食品廠以「神農放心肉」為主要原料,專注生產具有雲南特色、高品質美味深加工肉製品。同時,魔芋製品等創新零食也已列入研發計劃。神農集團的食品端產品、理念、團隊都還需要打磨,但公司計劃持續聚焦雲南市場進行深耕,通過學習先進模式,提升終端價值,形成區域相對競爭力。
五、總結
2025年,生豬行業在市場波動與競爭加劇的背景下,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神農集團通過出色的成本控制、基因改良、謹慎的「出海」戰略以及全產業鏈發展,實現了業績的逆勢增長。其成功經驗表明,生豬企業不僅要注重成本控制,還要在技術創新、管理優化、市場拓展和全產業鏈發展等方面進行綜合布局。未來,隨著行業標準化、規模化進程的加速,生豬企業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力,以應對市場的不確定性,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