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我國首套自主研發的智能鑽井系統正式投用,開啟油氣勘探新紀元
隨著全球能源需求持續增長和深層資源開發難度加大,智能化已成為鑽井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2025年5月,中國自主研發的「長龍號」智能鑽井系統1.0在遼河油田頁岩油雷88井現場正式應用,標誌著我國在數位化、智能化鑽井領域邁出關鍵一步,為深地油氣資源高效開發提供了創新解決方案。
「長龍號」研發團隊通過多年技術攻關,成功突破集成管柱自動化處理系統、數字孿生平台等4項核心關鍵技術,並配套研發了智能綜合錄井儀、井下參數隨鑽測量儀等關鍵裝備。截至2025年,「長龍號」已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28項,形成自主智慧財產權體系。這些技術成果顯著提升了鑽井作業的精準度與可靠性,例如利用機器視覺技術實現鑽杆對扣精度達99.5%以上,大幅降低人工操作失誤風險。
系統集成了智能鑽機、智能井場和智能決策平台三大模塊,覆蓋深至近萬米的複雜地層開發需求。其核心優勢在於高度自動化與智能化:通過自動化設備實現「一鍵式」操作,包括自動起下鑽、自動鑽進等關鍵環節;井下傳感器網絡實時採集地質參數並傳輸至地面平台,結合數字孿生技術構建虛擬井場模型,動態監測設備狀態並設置電子圍欄,可提前預警工程異常。這一革新將傳統鑽井場景中的高危作業轉化為高效清潔的安全流程,並減少約30%的人力投入。
依託智能決策平台,「長龍號」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可在5秒內生成最優鑽井參數組合,動態調整鑽壓、轉速等關鍵指標,顯著提升作業效率。系統還具備地質解釋與工程異常分析功能,例如實時識別地層變化並優化鑽頭軌跡,或針對壓力波動觸發預警機制。這種「智慧大腦」模式使鑽井決策響應速度提升50%,同時將非計劃停工時間縮短40%以上,為複雜地質環境下的安全高效開發提供保障。
作為我國首套具有國際水平的智能鑽井系統,「長龍號」的成功應用不僅標誌著中國在高端鑽井技術領域實現跨越式發展,更對全球能源格局產生深遠影響。其集成創新成果有效解決了深井、超深井開發中的卡脖子難題,為頁岩油、天然氣等非常規資源規模化開採提供了可靠工具鏈。據行業測算,該系統可使單口井綜合效率提升25%-30%,並降低碳排放約15%。
總結:智能鑽井技術重塑能源開發格局
「長龍號」的投用是中國石油工業邁向智能化的重要里程碑。通過核心技術突破與系統集成創新,我國不僅實現了深地資源開發能力的質的飛躍,更在全球能源競爭中掌握了關鍵話語權。未來,隨著該技術在頁岩氣、可燃冰等領域的深度應用,中國有望進一步推動全球鑽井行業向綠色化、智慧化方向發展,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同時,為低碳轉型注入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