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體育用品行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與挑戰。隨著體育消費市場的繁榮,我國體育用品業穩步增長,2023年國產體育用品製造及銷售總產出已突破2萬億元大關。在日前舉辦的2025(第42屆)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上,一系列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國產體育用品亮相展出,吸引了大量境外採購商圍觀體驗。這不僅展示了我國體育用品行業的創新實力,也彰顯了行業向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的發展趨勢。本文通過對體育用品行業的智能化轉型、綠色化發展以及全球化布局進行分析,探討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2025-2030年中國體育用品行業運營態勢與投資前景調查研究報告》近年來,隨著體育消費市場的繁榮,我國體育用品行業在智能化轉型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在2025(第42屆)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上,眾多企業展示了智能化體育用品的最新成果。例如,一款跑步機通過融合人工智慧和大數據技術,能夠根據運動目標和體測數據生成個人專屬運動方案,覆蓋熱身、訓練、拉伸等環節。這種智能化健身器材不僅提升了用戶體驗,還推動了體育用品行業從傳統製造向「智造+」的躍遷。最新發布的《中國體育用品業年度發展報告(2024)》顯示,近幾年智能化體育用品的普及率大幅提升,智能健身路徑、智能家用健身器材等成為主流產品,數位技術在運動健身方面的應用日益廣泛。智能化健身器材和數位化運動解決方案等創新成果正在重塑行業競爭格局,國產體育用品品牌圍繞不同場景展示最新應用成果,彰顯了創新硬實力。
體育用品行業前景分析指出在「雙碳」目標的引領下,體育用品行業正加速向綠色化轉型。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推動了體育用品製造業的綠色發展。例如,一款匹克球運動地膠採用水性丙烯酸材料,確保環保無氣味,同時具備高穩定性、高反彈性和專業防滑耐磨等特點。針對傳統橡膠材質的環保問題,新型橡膠材料通過工藝升級,實現了無氣味、不含重金屬等有害物質、可回收循環使用。此外,公共體育場地建設升級提質需求持續釋放,氣膜場館作為一種新型體育場館,通過應用先進節能材料與環保技術,有效解決了傳統體育館建設成本高昂、建設周期漫長、運營能耗高等問題。氣膜場館所用的PVF和PVDF材料透光率達20%至30%,白天無需人工照明即可滿足採光需求,綜合能耗較傳統建築降低30%以上。這些綠色化轉型的舉措不僅提升了體育用品的環保性能,也為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2024年我國體育用品進出口持續回升,總額達到298.83億美元,其中出口額為283.96億美元。面對複雜的國際形勢,我國體育用品出口逆勢增長,2025年一季度出口額達74.64億美元,同比增長4.04%。這一成績的取得,得益於國產體育用品企業選擇自主創新之路,加大研發力度,打造自主品牌。例如,一些企業不再滿足於代工模式,而是依靠我國完備的健身器材供應鏈,加大研發力度,打造自主品牌。山東德州、青島等地已形成了一定規模的體育用品製造產業集群,為企業實現產品出海提供了有力支持。多元化市場開拓成為國產體育用品出海的關鍵一招。越來越多的企業加速全球化布局,打破對歐美市場的依賴,拓展歐洲、東南亞、南美等新興市場。例如,泰山體育產業集團有限公司通過多元化布局,逐步擺脫對單一市場的依賴,在關稅壓力下加速拓展歐洲、東南亞及南美市場,同時深耕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截至目前,產品已出口至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舒華體育國際營銷中心也加快市場拓展,重點加強對中東、東南亞、歐洲和拉美等區域的市場投入,並持續提升本地化營銷和服務能力。在當前外貿環境下,企業更加注重加強與本地合作夥伴的關係,優化物流和供應鏈管理,以確保產品能夠迅速到達市場,同時不斷推動數位化轉型,力求通過技術手段降本增效。
總結
2025年,體育用品行業在智能化、綠色化轉型以及全球化布局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智能化轉型通過技術創新提升了用戶體驗,推動了行業的升級;綠色化發展通過環保材料和節能技術的應用,為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全球化布局則通過自主創新和多元化市場開拓,提升了我國體育用品的國際競爭力。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持續拓展,體育用品行業有望在全球範圍內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