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以ESG理念推動產業布局優化,2023年總產出突破2萬億元
近年來,我國體育用品行業在"雙碳"目標指引下,通過政策引導、技術創新和產業鏈協同,實現了可持續發展領域的跨越式進步。隨著綠色轉型成為全球共識,中國作為全球最大體育用品製造與消費市場,正以ESG(環境、社會及治理)理念為核心驅動力,在產業布局優化中構建綠色發展的新範式。

在"雙碳"戰略框架下,我國持續完善體育用品行業的制度保障。截至2024年底,《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引》的實施要求企業強化環境與社會績效披露,為產業規範化發展提供重要支撐。政策層面的強力推動,疊加智能化、綠色化產品的市場需求增長,促使行業形成"政策引導—技術突破—市場反饋"的良性循環。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體育用品製造及銷售總產出首次跨越2萬億元大關,其中綠色產品占比持續提升至18%,標誌著產業在低碳轉型中取得顯著成效。
頭部企業通過綠色金融工具優化資本結構,加速技術疊代與供應鏈升級。例如,在材料創新領域,生物基鞋服產品的研發應用已實現單件產品減碳量達12.7克的突破;在供應鏈管理方面,行業正推進供應商ESG達標率提升至85%,並通過區塊鏈溯源系統實現全產業鏈透明化管控。值得關注的是,部分企業已構建"舊衣回收-材料再造"閉環體系,將循環經濟理念深度融入產業布局,推動體育用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持續降低。
面對全球ESG投資浪潮,中國體育用品行業正通過雙重路徑鞏固優勢:一方面強化"範圍三"碳排放管理,建立覆蓋設計、生產到消費端的數位化追蹤體系;另一方面加速布局智能回收平台與低碳產品認證標準。據最新行業調研顯示,2025年已有超60%的企業將ESG指標納入戰略規劃,頭部企業通過綠色供應鏈賦能中小供應商,帶動全產業向高標準看齊。
隨著"雙碳"目標深入人心,消費者對環保產品的偏好顯著增強。2023年數據顯示,帶有明確減碳標識的產品市場滲透率同比提升15%,二手運動裝備交易規模突破百億級。這種需求端的變化倒逼行業加速轉型——從材料選擇到產品設計,從營銷策略到售後服務,體育用品企業正以ESG實踐回應市場期待,推動產業價值邏輯向"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並重"方向轉變。
站在高質量發展的新起點,中國體育用品行業通過政策引導、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在綠色轉型中實現了全產業鏈的協同升級。從2023年突破兩萬億產值到2025年的ESG標準體系完善,產業不僅在低碳技術應用上取得突破,更構建起循環經濟與智能管理相結合的競爭壁壘。未來,隨著全球氣候目標的深化推進,中國體育用品行業將以ESG理念為引領,在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雙重驅動下,持續書寫"綠色發展即核心競爭力"的新篇章。(本文數據截至2025年8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