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10-2022年,中國鋁製品出口額由15.9億美元增至56.9億美元,年均增長11.2%,其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從4.24億美元躍升至16.93億美元,年均增速12.2%,高於全球平均。引力模型測算顯示,沿線國家人均GDP彈性1.217、FTA虛擬變量係數0.942,均顯著為正;距離彈性-1.427,距離每增加1%,貿易額下降超1%。東協占比62%穩居首位,南亞、中亞不足10%,增量空間巨大。隨著RCEP關稅遞減、中老鐵路開通,2025年沿線鋁製品出口占比有望突破35%,成為行業增長主引擎。
《2025-2030年中國鋁製品行業項目調研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2022年中國鋁製品出口總額56.9億美元,「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占比29.8%,較2010年提升6.3個百分點。美國、澳大利亞、日本仍列前三,但份額合計降至29.9%;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三強合計占沿線出口20%,成為鋁製品企業深耕重點。
隨機效應模型結果顯示,沿線國家人均GDP係數1.217,遠大於國內0.999,收入每提高1%,鋁製品進口額增加1.217%,需求富有彈性;人口規模係數0.807,人口大國需求穩健但彈性不足,為鋁製品出口提供規模基礎。
距離變量係數-1.427且顯著,表明運輸成本對鋁製品出口抑制明顯。中老鐵路、雅萬高鐵開通後,昆明—萬象運輸時間由72小時縮至32小時,運費下降約18%,沿線「相對距離」縮短,為鋁製品出口釋放約2.3個百分點增量。
是否簽署FTA虛擬變量係數0.942,意味著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可使鋁製品出口額幾乎翻倍。RCEP下馬來西亞、泰國鋁型材基準關稅由5%→0,2023年中國對兩國鋁製品出口同比分別增長24%和19%,制度紅利持續釋放。
2022年南亞、中亞合計占比僅9%,遠低於東協62%。印度人均GDP突破2500美元,城市化率不足35%,鋁門窗、幕牆需求快速升溫;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基建投資年均增長8%,鋁模板、結構體需求旺盛,成為鋁製品出口新藍海。
鋁製品行業現狀分析指出,隨著中歐班列、中老鐵路加密,鋁製品貨櫃運費下降18%,以20噸貨櫃為例,節省運費約540美元,折合噸鋁成本降低190元;疊加RCEP關稅減免,噸鋁利潤提升150元,2025年沿線出口利潤貢獻有望突破30億元。
引力模型證實,人均GDP、FTA、人口規模對鋁製品出口顯著正向,距離顯著負向。東協占比62%繼續領跑,南亞、中亞不足10%空間最大;RCEP關稅遞減、鐵路網絡加密使運輸成本下降18%,制度與物流雙紅利疊加,預計2025年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鋁製品出口占比將突破35%,年均增速保持12%以上,成為行業增長主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