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的自行車行業正處於結構性變革的關鍵期,行業增長動力已從單一通勤需求,轉向健康生活、綠色出行、運動休閒與智能技術融合的多元驅動,產業形態也逐步延伸為涵蓋製造、智能軟硬體、服務與文化的複合型生態。以下是2025年自行車行業現狀分析。
可持續發展成為硬指標,主要品牌商已承諾2026年前實現供應鏈碳中和。自行車行業洗牌在所難免,具備技術研發能力、全球渠道布局和綠色生產體系的企業將獲得更大發展空間。現從三大方面來分析2025年自行車行業現狀。
全球市場整體擴容。2025年全球自行車市場規模預計突破5812億元,同時有數據顯示全球市場規模將以6.08%的年複合增長率增長,到2032年達到7861億元;另有統計顯示2025年全球單車市場規模達到4338.63億元,《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自行車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預計到2032年將達到5919.96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預估為4.54%。主要區域市場中,歐洲和北美因電動助力車需求爆發成為增速突出的地區。
中國市場供需兩旺。2025年中國自行車市場規模預計達1950億元左右,產能方面,2025年中國自行車產能達8500萬輛,產量7650萬輛,產能利用率90.0%,國內需求量4200萬輛,占全球產量比重58.5%。出口市場持續擴張,2024年中國自行車整車出口量超6000萬輛,出口額達58億美元,2025年電動助力車進出口貿易額首次超過傳統自行車。
電動助力車(e-bike)爆發式增長。2025 年 e-bike 在全球市場的滲透率預計超過 25%,中國市場中電動自行車占比已超過傳統自行車,2024年銷量達4500萬輛,預計2030年將突破 6500 萬輛,複合增長率約 6.8%。技術層面,電機功率、電池續航與智能功能的升級持續拉動消費,2025年中國電動自行車市場規模預計突破 1200 億元,2030 年有望達到 2000 億元。
高端與運動型自行車需求升級。中國消費者對自行車的品質、設計與智能化要求提升,中高端車型銷售占比持續增長,2024年中高端自行車占整體市場的 28%,預計2030年將提升至 40% 以上。運動休閒類自行車表現亮眼,2025年零售市場規模將達500億元,2030年進一步擴大至800億元。傳統通勤自行車雖需求穩定,但增長空間有限,更多承擔基礎出行功能。
產業鏈格局深度調整。全球自行車製造產能向東南亞分散,但中國掌控電機、電池、變速系統及碳纖維材料等核心零部件供應。技術創新活躍,2025年全球自行車相關技術專利申請數量保持兩位數增長,集中在電驅動系統、智能控制等領域,智能自行車產品市場滲透率預計2030年達到25%以上。下游商業模式創新湧現,訂閱式服務、二手認證平台等拓寬盈利渠道,預計2030年自行車後市場服務規模將達600億元,年均增速超過12%。
政策與標準強化引導。多國將自行車納入綠色城市交通規劃,通過補貼、稅收減免刺激需求,中國《「十四五」 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等政策支持騎行基礎設施建設。2025 年全球主要市場密集出台自行車及鋰離子電池安全、數據互聯互通新標準,推動行業技術規範化。區域產業集群加速形成,如天津計劃2025年打造國家級綠色智能自行車產業基地,形成產值超300億元的產業集群,2025年中國三大自行車產業集群貢獻率將超過70%。
2025年的自行車行業在全球與中國市場均呈現規模擴張與結構升級並存的特徵。全球市場受多重需求驅動持續增長,中國憑藉產能優勢、核心零部件掌控力及政策支持,成為行業發展的核心引擎。電動助力車的高滲透率與中高端自行車的需求升級,疊加產業鏈技術創新與商業模式革新,推動行業從傳統製造向高質量生態轉型。未來,隨著綠色出行理念深化與智能技術落地,自行車行業將在電動化、高端化、服務化的方向上持續突破,中國也有望從 「自行車大國」 向 「自行車強國」 加速邁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