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兩年,以舊換新政策成為影響廚房電器市場發展的核心因素,且政策在不同階段呈現出差異化的推動效果。2024 年,政策以 「大水漫灌」 的方式帶動廚房電器市場高速增長,當年 9-12 月,涵蓋吸油煙機、燃氣灶、消毒櫃、洗碗機、嵌入式蒸烤的廚房電器市場累計零售額達 439.4 億元,同比增長 20.5%;進入 2025 年,政策轉向 「細水長流」 的持續影響模式,市場告別普惠式增長,步入 「精耕細作」 的後國補時代,2025 年 1-8 月,上述廚房電器品類累計零售額為 549 億元,同比下降 0.6%(受集成灶大幅下滑影響,剔除集成灶後廚房電器市場呈正增長)。這一轉變意味著,廚房電器行業的競爭焦點已從 2024 年對政策的 「反應速度」,轉向 2025 年對持續增長的細節把控,行業整體正面臨新的挑戰與機遇。
	 
隨著消費習慣與需求結構的深度調整,廚房電器行業在 「後國補時代」 逐漸顯現出獲客難度高、用戶期待走高、競爭熱度走高、常規促銷手段作用降低的 「三高一低」 特徵,成為行業當前發展的主要基調。
在獲客難度方面,廚房電器市場正陷入 「增量稀缺、存量難挖」 的困局。首先,宏觀經濟壓力下,消費者對廚房電器多持 「不壞不換」 或 「觀望比價等降價」 的態度,換新需求難以有效激活;其次,社會信息碎片化與過載導致消費者信息觸點增多、單條信息停留時間縮短,購買決策環節增加,而多數企業存在數據孤島問題,即便增加投放成本,也難以實現對目標客群的精準觸達;最後,廚房電器產品同質化加劇,吸油煙機、灶具等核心品類技術差異縮小,價格成為成交關鍵,同時年輕群體更關注外觀與調性、中老年群體更看重品質的需求分裂,進一步加大了品牌精準觸達客群的難度,最終使廚房電器企業陷入 「成本高、轉化率低、留存難」 的獲客不良循環。
用戶期待層面,國補政策帶來了雙重影響。一方面,政策強化了消費者對廚房電器的品類認知,促使更多消費者期待更新、更綠色、更具科技感的產品,消費偏好從實用耐用向高品質轉變,對廚房電器產品的要求持續提升,但當前廚房電器市場的整體創新速度未能跟上需求變化的節奏;另一方面,國補政策讓消費者形成了 「相對低價購買好產品」 的消費慣性,這種慣性對未來廚房電器市場的價格體系與消費決策將產生持續衝擊。
競爭熱度方面,廚房電器市場正加速分化為四大品牌矩陣,行業洗牌與格局重塑進程加快。第一類是廚房電器垂直品牌,憑藉長期行業積累、更優的產品技術與良好市場口碑,不斷鞏固市場地位;第二類是家電綜合類品牌,依託綜合競爭實力與龐大的多品類用戶基礎,力爭在廚房電器領域實現持續增長;第三類是跨界品牌,藉助品牌知名度、科技屬性與流量優勢,快速布局廚房電器市場;第四類是區域性品牌,聚焦優勢區域發揮自身強項,提升地區市場話語權。未來,「玩家多、競爭強、洗牌快」 將成為廚房電器市場競爭的核心特點。
常規促銷手段作用方面,過往廚房電器市場 「簡單降價撬動銷量、短期促銷聚攏人流、密集廣告占領心智」 的時代已落幕。如今,電商大促、門店折扣、直播福利等促銷活動層出不窮,消費者逐漸產生審美疲勞與信任危機,曾經的 「促銷驚喜」 淪為 「日常標配」,傳統促銷實質上已等同於日常銷售。同時,消費者對廚房電器的需求愈發理性多元,單純的價格讓利與廣告灌輸難以觸動其核心訴求,常規促銷不僅無法激發消費者參與熱情,更難以形成有效品牌黏性,營銷效能衰減成為廚房電器行業普遍面臨的挑戰。
廚房電器作為家庭剛需品,需求始終存在且無法完全替代,這是行業發展的先天優勢,但同時廚房電器又具備耐用品屬性,換新周期長、頻率低,導致市場需求 「似有似無」。因此,廚房電器企業需找准 「細節錨點」,從多維度發力實現破局增長。
(一)構建情緒共鳴,挖掘廚房電器的情感與情緒價值
情緒共鳴的構建包含兩大核心:品牌與消費者的情感聯結,以及廚房電器產品本身承載的情緒價值。在品牌與消費者的情感聯結上,企業需重新定義 「用戶資產」—— 當前用戶資產的本質是 「情感連接的價值總和」,而非單純的用戶數量疊加,核心衡量標準已從 GMV 轉變為 「情感共鳴強度 × 互動深度 × 信任密度」 的三維模型。企業應摒棄 「全量覆蓋」 的執念,聚焦能產生深度共鳴的核心用戶,通過一對一溝通、產品共創等 「重投入」 方式建立信任網絡,跳出 「功能型運營」 思維,將品牌角色從 「賣家」 轉變為 「情感顧問」,把與消費者的關係從 「交易收割」 轉向 「關係培育」,將用戶視為品牌共建的 「資產」 而非消耗性 「流量」。
在產品情緒價值挖掘上,當前廚房電器的功能性價值已趨於飽和,需通過情緒價值升華吸引消費者。以產品 「可視化」 設計為例,吸油煙機的 PM2.5 數顯能讓消費者實時監控廚房環境健康,帶來安心感;熱水器的水質可視化可給予消費者水質安全的確定性;灶具的定時與防干燒功能則為消費者烹飪安全提供保障(2022-2025 年 8 月,具備定時功能的灶具市場零售額占比持續提升)。當廚房電器的實用性與情緒價值同步滿足時,市場需求便能被有效撬動。
(二)聚焦三大方向,推動廚房電器產品創新
創新是激發廚房電器換新需求的核心路徑,未來可重點圍繞 「智能化、低碳化、適老化」 三大方向發力。
智能化方面,隨著 AI 技術加速發展,廚房電器的智能化已從 「功能輔助」 進階為 「體驗重構」,產品正從單機操作智能向部品智能互聯、全場景智能方向升級(2022-2025 年 8 月,具備煙灶聯動功能的廚房電器銷售額占比穩步增長)。數據顯示,2024 年廚房電器智能產品(吸油煙機 + 燃氣灶 + 消毒櫃 + 洗碗機)銷量占比已突破 50%,未來仍有廣闊發展空間。
低碳化方面,綠色低碳是政策與市場雙輪驅動下廚房電器產品的重要轉型方向。以灶具為例,新國標規定家用嵌入式灶具的 1 級熱效率由原來的 63% 提升至 70%,截至 2025 年 8 月,熱效率達 70% 及以上的灶具在離線市場的銷售額占比已達 40%,調整速度顯著。廚房電器的綠色低碳發展既能響應環保政策,又能降低用戶使用成本,精準契合家庭節能需求。
適老化方面,當前適老化廚房電器市場仍是一片藍海。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劇,專注於安全與便捷操作的廚房電器產品擁有巨大切入空間,例如簡化操作界面、增加安全預警功能等設計,均能精準匹配老年群體的使用需求。
(三)推進全域經營,強化廚房電器線上線下協同
全域經營的核心是重塑廚房電器線上線下渠道定位,強化雙線協同性,通過高效整合碎片化流量與渠道,實現雙線價值最大化。
在流量平台適配方面,需根據不同平台特性制定差異化策略:抖音、快手、小紅書等內容平台,側重通過短視頻種草、直播轉化實現 「興趣引流」,可聯動線下店鋪推出 「線上預約 - 到店體驗」 套餐;天貓、京東等貨架平台,聚焦 「需求承接 + 信息傳達」 雙重能力,提升消費者搜索轉化效率,承擔引流、復購與服務延伸功能;美團、餓了麼等本地生活平台,對接消費者 「即時需求」,通過店鋪周邊配送網絡激活本地流量。
在線下店鋪運營方面,廚房電器線下門店需轉型為 「場景化體驗中心」,承接線上流量的實地驗證需求,讓消費者能直觀感受產品性能與使用場景。整體而言,廚房電器企業建立全域經營體系,需打通 「觸達 - 學習 - 瀏覽 - 加購 - 體驗 - 復購」 全流程,實現流量全鏈路可追溯、可運營,最終構建 「流量引入 - 體驗轉化 - 留存復購」 的增長閉環。
(四)精細化網格管理,挖掘廚房電器細分市場機會
中國報告大廳《2025-2030年中國廚房電器行業重點企業發展分析及投資前景可行性評估報告》指出,通過網格化精細管理銷售網點,深入發掘廚房電器細分市場,是尋找增長機會的重要路徑。以部分區域市場為例,2025 年 1-8 月,新疆地區洗碗機累計零售量同比增長 55.9%,河北地區 7500 元以上高端吸油煙機累計零售量同比增長 237.1%。這些數據表明,固有思維中被忽視或常規業務未覆蓋的地區,仍存在大量廚房電器市場空間。
廚房電器企業需推進精細化管理,將經營單元細化至店鋪、小區等最小單位,同時結合細分市場的人群特徵優化店鋪布局 —— 例如在新增需求較多的地區設立下沉店與專賣店,在換新需求集中的地區建立體驗店等。這種區域深挖本質上是 「人 - 貨 - 場」 邏輯下的廚房電器經營模式重塑,能有效激活細分市場潛力。
(五)打造獨特標籤,培育廚房電器現象級產品與心智品牌
相較於成熟的彩電、冰箱、洗衣機、空調市場,當前廚房電器市場的品牌競爭仍處於洗牌階段。數據顯示,2025 年 1-8 月,中國吸油煙機線下市場在售品牌數量為 215 個,燃氣灶線下在售品牌數量為 218 個,而洗衣機、空調、彩電線下在售品牌數量分別為 92 個、71 個、38 個。在眾多品牌中,廚房電器企業要被消費者記住、避免被市場淘汰,打造獨特標籤至關重要。
一方面,需打造品牌標籤,通過明確的企業定位、多樣化的宣傳模式擴大品牌聲量,形成差異化認知;另一方面,需打造產品獨特性,緊扣廚房電器品類痛點與用戶需求,實現 「精準卡位 + 深度滲透」,例如吸油煙機的 「升降嵌隱」「淨煙機」 設計、洗碗機的 「洗消烘存一體機」 功能等。在打造標籤過程中,企業需保持長期持續的投入定力,避免定位飄忽、朝令夕改。
2025 年廚房電器行業步入 「後國補時代」,市場增速放緩、競爭加劇、消費需求升級等變化,推動行業增長邏輯從 「規模擴張」 轉向 「價值提升」。無論是構建情緒共鳴以挖掘產品情感價值,還是聚焦 「智能化、低碳化、適老化」 推動產品創新,亦或是通過全域經營、網格管理、獨特標籤打造實現精細化運營,本質上都是廚房電器企業對 「細節」 的深耕。未來,廚房電器企業需堅持長期主義,沉下心做好產品、服務與用戶關係,在價值競爭的下半場中站穩腳跟,最終實現可持續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