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中國寵物用品行業步入政策規範與市場擴容的雙重機遇期,現下,2025國家標準的實施構建起產品質量底線,而消費升級與產業集聚則推動市場規模向新高度攀升。以下是2025年寵物用品行業政策分析。
政策與標準體系的完善成為2025年寵物用品行業發展的核心支撐,從國家層面到區域協同,多維度政策組合拳推動行業規範化發展。全球寵物用品市場近年來呈現持續擴張態勢,2023年市場規模已達到1,750億美元,《2025-2030年中國寵物用品行業市場深度研究與戰略諮詢分析報告》預計2028年將突破2,500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穩定在7.3%左右。現從三大方面來分析2025年寵物用品行業政策。
國家級標準構建質量門檻: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 GB/T 46485-2025《家用和類似用途寵物用電動清潔養護器具》標準於 2025 年正式實施,明確寵物電動器具需符合 GB/T 4706.1 電氣安全要求與 GB 4343.1 電磁兼容標準。其中排泄物清理率需≥90%,除菌率≥90.0%,噪聲限值最高不超過 75dB (A),填補了行業技術規範空白。
區域政策賦能產業協同:長三角地區依託一體化戰略,實現寵物用品跨區域物流效率提升 30%,倉儲成本降低 15%;珠三角地方政府對寵物用品研發投入給予 15-20% 的稅收返還;中西部省份將寵物產業納入鄉村振興重點項目,規劃五年內投入 30 億元建設公共服務平台。
監管重點強化消費保障:市場監管部門將電器安全、除菌性能等作為寵物用品監管核心,對智能餵食器等產品的投食精準性(偏差 ±5%)等功能指標實施嚴格驗證,2025 年行業合規產品占比預計較上年提升 22%。
我國寵物用品市場呈現顯著的區域差異,長三角、珠三角與中西部地區形成各具特色的發展路徑,共同推動行業整體增長。消費需求升級推動寵物用品品類向智能化、高端化、環保化轉型,細分領域的增長差異形成行業新的價值曲線。寵物用品行業產業鏈上游為原材料供應環節,主要包括紡織品、板材、塑膠、橡膠、金屬、絨毛漿、衛生紙、流延膜、膨潤土等。產業鏈中游為寵物用品生產製造環節,代表生產商有依依股份、天元寵物、小佩寵物、陪彼寵物等。產業鏈下游為寵物用品銷售消費環節,即通過天貓、京東、品牌官網、寵物店、商超、電子產品零售商、寵物醫院等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將產品傳遞至終端寵物主消費者。
長三角:高端化集群引領市場。2025 年該區域寵物用品市場規模預計達 580 億元,占全國總量的 32%,進口產品與智能寵物用品市場份額高達 45%。區域內每萬人擁有寵物醫院 3.2 家,遠超全國平均 1.8 家的水平,蘇州、寧波等地的寵物產業園區已吸引超 50 億元資本投入。
珠三角:製造與出口雙重優勢。2025 年市場規模約 420 億元,跨境電商渠道貢獻 28% 銷售額,寵物智能硬體產量占全國 65%,出口連續三年增速超 20%。區域計劃到 2028 年形成 3-5 個百億級產業集聚區,帶動 15 萬個就業崗位。
中西部:後發優勢釋放增長潛力。2025 年市場規模 260 億元,但增速達 18-20%,城鎮化帶動養寵家庭年增 25%。河南、四川等地生產基地原材料成本較東部低 30-40%,物流改善使配送時效提升 40%,不過智能寵物用品滲透率仍不足 8%,存在巨大提升空間。
智能用品:成為最大增長極。2025 年市場規模預計突破 200 億元,占整體寵物用品市場的 15-20%,年增長率高達 25-30%,其中 AI 餵食器、健康監測設備滲透率達 19.2%。某品牌智能貓砂盆按新國標檢測,排泄物清理率達 96%,除菌率 95.3%,遠超標準要求。
傳統品類:剛需基礎上疊代升級。日用品仍占據 50-55% 市場份額,2025 年產能達 245.6 萬噸,產量 218.3 萬噸,產能利用率 88.9%,可降解尿墊、抗菌窩具等環保產品滲透率顯著提升。清潔護理用品保持 77.2% 的高購買率,但增速放緩至 12-15%。
情感消費:新興品類快速崛起。2024 年情感陪伴類寵物用品市場規模達 1278 億元,占整體 61.3%,2025 年預計保持 23.5% 的增速,智能陪伴設備、心理健康服務等品類將成為核心增長點,2030 年占比有望超 50%。
2025年寵物用品行業在政策規範與市場需求的雙重驅動下,呈現標準化、區域化、品類升級的鮮明特徵。未來五年,隨著 Z 世代消費占比提升與智能製造賦能,寵物用品行業將維持增長,向高端化、智能化、全球化的成熟階段穩步邁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