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車輛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我國自主品牌部分汽車2006年銷量分析
 自主汽車 2007-04-14 08:13:00

2006年基本型乘用車(轎車)銷量排名

排名

廠商

銷量(萬輛)

1

上海通用

36.54

2

一汽-大眾

34.12

3

上海大眾

34.06

4

奇瑞

27.24

5

北京現代

26.18

6

廣州本田

22.43

7

一汽豐田

21.04

8

吉利

20.43

9

神龍

20.13

10

東風日產

19.89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中國汽車產業發展中,合資品牌一直扮演著強者的角色。可最近兩年隨著國內自主品牌的崛起,國內廠商技術實力的增強,自主品牌汽車的銷量已經超過了部分合資品牌,正在逐漸崛起。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統計顯示,2006年我國自主品牌汽車市場占有率繼續提升,分別占乘用車和轎車銷量的41.47%和25.67%。

    統計顯示,2006年乘用車全年銷量首次超過500萬輛,達到518萬輛,其中基本型乘用車(轎車)銷量達到382.89萬輛,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73.92%。自主品牌乘用車全年累計銷售214.67萬輛,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1.47%,其中自主品牌轎車累計銷售98.28萬輛,占轎車銷售總量的25.67%。

    自主品牌市場份額的大幅上升,大體可以歸為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自主品牌產品的不斷增多
    近兩年自主品牌新產品的推出頻率明顯提高。2003年上市新車共34款,其中自主品牌只有6款,僅相當於總數的1/5左右。而2006年上市新車共48款,其中自主品牌達到18款。可以看出,自主品牌車型推出的數量差距在縮小,增長速度超過合資品牌。

    2006年,奇瑞共推出瑞虎1.6、A520、V5等5款新車,北京車展又推出3款概念車,這樣的新車頻率甚至超過了許多合資企業,產品涵蓋了微型車、中級車、SUV、MPV四類車型。吉利先後推出了金剛和遠景兩款車型,其旗下的華普也先後推出了海迅AB和海炫女性車。比亞迪推出了尊貴型F3,華晨推出了中級轎車駿捷,一汽轎車推出了中高端車奔騰,海馬在失去馬自達的支持後推出了福美來二代,天津一汽夏利推出了N3,小型車威志也於10月25日上市。

    我們有更多的產品在各個細分市場上與洋品牌拼搶,市場份額當然會增加。

    二、新的自主品牌企業的加入
    2006年,中國汽車市場出現了幾支自主品牌企業的新軍,例如起點較高的一汽奔騰,剛剛投放市場單月訂單就達到7000輛,而目前車型銷量第10名花冠的月銷量不過6000多輛。另外,像上汽的榮威和南汽的名爵,他們不僅是專業的強大的汽車製造商,而且擁有世界優良的智慧財產權和製造設備,這種類型的新進入者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富有攻擊性,相比之下,合資企業在中國幾近飽和了,不會再有多少新進入者。

    三、技術實力的增強與核心技術的掌握
    2006年北京車展上,奇瑞帶來五款最新研製的發動機,包括0.8LTCI汽油發動機、1.3LTCI柴油發動機、1.9LTCI柴油發動機、2.0LTCIDGI發動機及4.0LV8發動機。中低排量柴油發動機的亮相,不僅呼應了節能環保主題,也代表了目前國際發動機研製領域的最新發展趨勢。此外,本屆車展展示的QR019HCA無級變速器也處於國際領先水平,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噪音小、傳動效率高等優質特點,成為奇瑞繼發動機之後的又一搶眼的核心部件。

    2006年2月26日,我國第一台自主品牌渦輪增壓汽油發動機——華晨1.8T汽油發動機在瀋陽正式批量投產。2007年3月18日,華晨1.8T駿捷和1.8T尊馳上市。1.8T發動機動力輸出和性能大幅提升,而燃油消耗卻大大降低。

    技術實力的增強與核心技術的掌握使得自主品牌企業不再受限於國外汽車廠商的束縛,推出低價質優的產品,從而提高市場競爭力。

    四、自主品牌標誌性企業的出現
    2006年基本型乘用車(轎車)銷量十強當中,奇瑞以27.24萬輛的成績排名第四,吉利以20.43萬輛的成績排名第八。這兩大自主品牌銷量占據了全部自主品牌轎車銷量的近一半;此外,一汽夏利中自主品牌轎車的銷量超過15萬輛,華晨汽車、海馬汽車、比亞迪汽車、哈飛汽車、昌河汽車的轎車銷量也在5萬輛左右。以上8家自主品牌的轎車銷量超過95萬輛,為近100萬輛自主品牌的轎車銷量貢獻接近95%。

    以奇瑞為代表的這八家企業已經成為自主品牌的標誌性企業。自主品牌在各大國際汽車巨頭的夾縫中,硬是開拓出一片屬於自己的空間。

    五、二三線市場銷售的推動
    自主品牌轎車之所以在這兩年的表現如此突出,主要在於縣級市為代表的市場以及農村市場開始啟動。以北京、上海、廣州為代表的一線大城市的轎車主要以合資品牌車型為主,自主品牌轎車的增長潛力不是很大,市場份額關鍵是從二三線城市市場潛力顯現出來。與大城市的消費理念所不同的是,二三線城市主要是車大、便宜、性價比高,這正是自主品牌轎車所擅長的。

    據《第四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評價報告》的數據,全國縣域(不包括市轄區)內人口總數達9.16億,占全國總人口的70.88%;全國縣域經濟GDP達6.45萬億元,占全國GDP的55.15%;全國縣域經濟GDP增長率為14.28%,高於全國平均增長率(11.55%)。二三線城市的汽車擁有量遠不及一線城市,蘊含著巨大的商機。

    隨著二三線城市消費市場的啟動,自主品牌轎車的市場占有率還可能進一步提升。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自主汽車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