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關統計,2009年前3季度我國累計進口油菜籽245.2萬噸,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2.4倍,價值10.2億美元,增長1.2倍,進口均價為每噸418美元,下跌35.8%。其進口主要特點有:
一、9月份進口量仍保持在高位。雖然與前期持續高位相比,今年8、9月進口量有所回落,但進口量分別為21萬噸和25.3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9倍和1.2倍,仍處在相對高位。與此同時,今年4月份起我國油菜籽月度進口均價觸底反彈,並在6月份達到每噸448.2美元的年內高點,之後始終保持每噸440美元上下運行。
二、近9成為一般貿易進口,加工貿易進口激增。前3季度我國以一般貿易進口油菜籽216.5萬噸,增長2.1倍,占同期我國油菜籽進口總量的88.3%;同期,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口27.4萬噸,增長26.4倍。
三、外商投資企業所占比重大幅提升。前3季度我國外商投資企業進口油菜籽148.8萬噸,增長5.6倍,占同期我國油菜籽進口總量的60.7%,所占比重較去年同期提高了29.5個百分點;同期,國有企業進口55.4萬噸,增長48.6%;民營企業進口41萬噸,增長2.4倍。
四、絕大部分自加拿大進口。前3季度我國自加拿大進口油菜籽239萬噸,增長2.3倍,占同期我國油菜籽進口總量的97.5%。
五、江蘇、山東、北京位列進口前3位,部分油菜籽主產省份邁入進口行列。今年前3季度江蘇、山東和北京分別進口油菜籽71.2萬噸、41.4萬噸和22.4萬噸,分別增長5.8倍、8.5倍和1.4倍,合計占同期我國油菜籽進口總量的55.1%。同期,我國油菜籽產量前3大省份的湖北、安徽和四川 分別進口12.7萬噸、9.9萬噸和1.6萬噸,而去年同期均無進口記錄。
今年前3季度我國油菜籽進口快速增長的原因有:
一、全球油菜籽豐產。2008/2009年度全球油菜籽豐收,總產量達到5683萬噸,同比增加840萬噸,創歷史最高產量。其中我國油菜籽最大進口來源國加拿大產量達1260萬噸,增長32% 。各主產國紛紛通過大量出口來化解菜籽產量增加所帶來的供給過剩壓力。
二、進口油菜籽性價比突出。進口油菜籽的含油量達42%左右,高於國內38%左右的含油量。據此測算,只要進口油菜籽價格高出國產油菜籽不超過每噸500元 ,則油脂加工企業更願意購買進口油菜籽。而今年以來,我國油菜籽月度進口價格最高也只有每噸448.3美元(完稅成本折合人民幣約每噸3770元),與國內每噸3700元的最低保護價相當,使得進口油菜籽的性價比依然突出。
三、外商投資企業和部分民營企業不在收儲主體之列。今年6月1日的新的收儲政策將一部分規模較大、有一定資質的中央直屬糧油企業和地方國有或民營油脂加工企業納入收儲主體,並給予企業每市斤0.10元的一次性費用補貼。而外商投資企業和部分民營企業不在收儲主體之列,無法享受到國家補貼,這些企業更傾向於進口油菜籽。
今年6月1日-9月30日的第一輪收儲剛剛結束,我國10月1日開始第二輪的收儲,本次將收儲菜籽油33.33萬噸(折油菜籽100萬噸)。和前次不同的是本次收儲是由國儲直接來收,再委託加工企業加工成菜籽油轉為國家臨時存儲油,同時兼顧了農戶和油廠的利益,有利於我國油菜籽產業鏈的健康穩定。儘管國儲為國產菜籽提供了利益保障,但是進口油菜籽的衝擊力仍然不可忽視。以江蘇地區為例,當前江蘇地區進口油菜籽成本價為每噸3800元,壓榨利潤為每噸180元,而壓榨國產菜籽每噸需虧損170元左右 。規避加工國產油菜籽的高成本風險,轉向使用進口油菜籽成為眾多油菜籽加工企業的無奈選擇,將導致進口油菜籽逐步擠占國產油菜籽的銷售空間,從而削弱國產國家收儲的政策效果,不利於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