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10年的家電行業,有一個詞語非常流行,它經常是企業推介新品時的一個主要宣傳點,那就是「低碳」。如果換個更宏觀的說法,「低碳」其實是全球環保大背景下的冰山一角而已。而眾多家電製造商推出的「低碳」產品,或許可以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企業已經開始注重在產品的設計等階段融入生態設計理念。
此前,國家家用電器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綜合檢驗部部長魯建國曾表示,家用電器是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耐用消費品,生態設計直接關係到我們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時也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誌,生態設計應成為今後家電發展的主流;此外,生態家電是成為家電強國的重要標誌,家用電器的產業升級將從生態設計開始。
國內外生態設計要求不斷提高
生態設計因其秉承的環境友好理念而逐漸被眾多國家和地區所倡導,制定和實施了系列環保指令和法規,這構築了阻礙我國家電產品出口的綠色壁壘,尤以我國家電出口的重點地區歐盟為甚。
EuP/ErP指令是歐盟整合了RoHS指令、WEEE指令、REACH指令等多個指令內容而制定的,經歷了由EuP指令到ErP指令的 「華麗轉身」,歐盟生態設計指令涉及的產品範圍不斷擴容,從耗能產品擴展至能源相關產品,而有關具體用能產品的實施措施也在不斷擴充,中國家電出口歐盟的門檻也在不斷提高。
在2010年11月召開的中國家用電器技術大會上,歐盟家電協會秘書長LuigiMeli曾透露,歐盟將在近兩年內對ErP指令涉及的產品範圍進行全面的修訂,並且預計2011年上半年發布的產品類別有空調器、熱水器、吸塵器,下半年則是包括烤箱、灶具等在內的一些廚房電器。
2011年以來,歐盟先後於2月16日和18日向WTO秘書處通報了ErP指令空調和舒適風扇生態設計實施條例草案以及2010/30/EU指令下空調新能源標識實施條例草案。
有報導稱,早在2006年,歐盟的官員曾坦白表示,EuP指令有80%是針對中國企業的。有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我國出口歐盟的電子電器產品超過千億美元,其中微型計算機、彩電、手機、顯示器、印表機等包含在歐盟ErP指令第一批實施細則中的產品占1/3以上。
為應對歐盟生態設計指令,我國於2006年頒布實施了《電子信息產品污染控制管理辦法》,而2011年1月1日實施的《廢棄電子電器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對家電產品提高了環保要求,將以前不為企業所關注的產品再生利用問題提上了監管日程。
此外,我國對家電產品的能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等擴內需政策都將高能耗產品排除在補貼範圍之外。2010年我國提高了空調產品能效標準,並且對電風扇、電飯鍋、平板電視、計算機、微波爐等產品實施了能效標識制度。
助推家電產業結構升級
傳統的產品設計理論和方法是以滿足人的需求和企業盈利為出發點進行的,而無視後續的產品生產及使用過程中的資源和能源的消耗以及對環境的污染。
生態設計是有別於傳統產品設計理論的全新設計方法,它充分考慮了產品在製造、使用、回收和再利用的整個生命周期內與使用者以及環境的和諧。提高廢棄產品的再生利用率,促進資源循環使用,避免或減少產品在全生命周期中對環境產生不利影響,使產品更具有生態性、經濟性和可持續發展性。
中國家電協會起草的「十二五」發展規劃建議中部分內容與生態設計的理念不謀而合。建議中指出,「十二五」期末我國主要家電產品節能環保水平要接近國際先進水平,產品的綠色設計水平和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明顯提高,主要家電產品能效水平平均提高10%;建立兼顧產品使用和產品製造的總能效指標體系。
對此,魯建國表示,隨著目前國家對產品環境影響問題監管力度的加強,家用電器生態設計必將列入家電製造企業的議事日程,並將逐步進入常態化,生態家電概念也將逐步為消費者接受,這預示著家用電器行業的產業升級將從生態設計開始。